字典帮 >古诗 >定风波(重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3

定风波(重阳)

宋代  陈与义  

定风波  

九日登临有故常。
随晴随雨一传觞。
多病题诗无好句。
孤负。
黄花今日十分黄。
记得眉山文翰老。
曾道。
四时佳节是重阳。
江海满前怀古意。
谁会。
阑干三抚独凄凉。

定风波(重阳)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定风波(重阳)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定风波(重阳)》,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日登临有故常,
随晴随雨一传觞。
多病题诗无好句,
孤负。黄花今日十分黄。
记得眉山文翰老,
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
江海满前怀古意,
谁会。阑干三抚独凄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一佳节登高览胜的情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往事和自身境况的感慨。诗中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展示了陈与义对自然景色、历史情怀和人生意义的领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他无论是在晴天还是在雨天,都随着杯酒欢畅地传递。这种无论风雨都能畅饮的态度,折射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繁华喧嚣的超然。

诗的第三句抒发了诗人心情的低落。诗人感到自己的身体多病,以至于写诗也无法构思出出色的句子。这种身体与心灵的疲惫,形成了诗中一道隐晦的忧伤。

随后,诗人用“孤负”表达了他内心的自责,可能是因为他觉得无法胜任或者没有完成一些应尽的职责和使命。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黄花、眉山、重阳等元素,将诗人的情感更深地融入到重阳这个节日和自然景色之中。重阳是中国传统的佳节,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佳节的氛围相结合,强调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敬仰,以及对往事文人的怀念。

最后两句则突出了诗人在登高望远时的凄凉孤独,他站在栏杆前,抚摸着栏杆,心中满怀怀旧之情,却难以有人理解。这部分写景中透露出的“怀古意”以及“阑干三抚独凄凉”所呈现的孤寂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切思考。

总之,陈与义的这首《定风波(重阳)》通过婉约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节令、自然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切体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定风波(重阳)拼音读音参考

dìng fēng bō chóng yáng
定风波(重阳)

jiǔ rì dēng lín yǒu gù cháng.
九日登临有故常。
suí qíng suí yǔ yī chuán shāng.
随晴随雨一传觞。
duō bìng tí shī wú hǎo jù.
多病题诗无好句。
gū fù.
孤负。
huáng huā jīn rì shí fēn huáng.
黄花今日十分黄。
jì de méi shān wén hàn lǎo.
记得眉山文翰老。
céng dào.
曾道。
sì shí jiā jié shì chóng yáng.
四时佳节是重阳。
jiāng hǎi mǎn qián huái gǔ yì.
江海满前怀古意。
shuí huì.
谁会。
lán gān sān fǔ dú qī liáng.
阑干三抚独凄凉。


相关内容11:

九日怀襄阳

荷叶杯

醉吟商小品

菩萨蛮(荷花)

浣溪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潇湘神·零陵作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 凤归云·闺怨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起,寒雁南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
  • 咏美人在天津桥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
  • 送刘昱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
  • 解语花
    窗涵月影,瓦冷霜华,深院重门悄。画楼雪杪。谁家笛、弄彻梅花新调。寒灯凝照。见锦帐、双鸾翔绕......
  • 如梦令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