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洪
2025-07-19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

宋代  李洪  

鹧鸪天  

十月南闽未有霜。
蕉林蔗圃郁相望。
压枝橄榄浑如画,透甲香橙半弄黄。
斟录醑,泛沧浪。
白沙翠竹近温汤。
分明水墨山阴道,只欠冰谿雪月光。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是宋代李洪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月南闽未有霜,
蕉林蔗圃郁相望。
压枝橄榄浑如画,
透甲香橙半弄黄。
斟录醑,泛沧浪。
白沙翠竹近温汤。
分明水墨山阴道,
只欠冰谿雪月光。

中文译文:
南闽地区十月尚未有霜,
蕉林和甘蔗园郁郁相望。
压弯了枝条的橄榄树宛如画卷,
透过橘子的皮肤,香气将它们染成了半黄。
斟满醑酒,在泛滥的沧海中。
白色沙滩上青翠的竹子近在温泉旁。
清晰可见的水墨山阴小道,
只缺冰溪和雪月的光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色,并以诗人的目光和感受来传达对这个景象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南闽地区的十月尚未有霜,这表明秋天初期的气候依然温暖,没有寒冷的征兆。接着,他描述了蕉林和甘蔗园的景象,两者相互交错,郁郁葱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中提到的压弯了枝条的橄榄树和透过橘子皮肤散发出来的香气,给人以视觉和嗅觉上的愉悦。橄榄树的形态被比喻为画卷,暗示了其优美的曲线和艺术价值。而橘子则通过香气的传递,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和色彩。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温泉附近的白沙和青翠的竹子,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他提到的水墨山阴小道清晰可见,暗示着景色的明亮和清晰。但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冰溪和雪月光的遗憾,这些元素常常与秋天和冬季相联,诗人或许希望这些寒冷的元素能为景色增添更多的诗意和美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元素之间相互呼应的渴望。它呈现出一种宁静、优美和略带遗憾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敬仰和内心的思索。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拼音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sòng kè zhì tāng quán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

shí yuè nán mǐn wèi yǒu shuāng.
十月南闽未有霜。
jiāo lín zhè pǔ yù xiāng wàng.
蕉林蔗圃郁相望。
yā zhī gǎn lǎn hún rú huà, tòu jiǎ xiāng chéng bàn nòng huáng.
压枝橄榄浑如画,透甲香橙半弄黄。
zhēn lù xǔ, fàn cāng láng.
斟录醑,泛沧浪。
bái shā cuì zhú jìn wēn tāng.
白沙翠竹近温汤。
fēn míng shuǐ mò shān yīn dào, zhǐ qiàn bīng xī xuě yuè guāng.
分明水墨山阴道,只欠冰谿雪月光。


相关内容11:

鹧鸪天(梦仙)

菩萨蛮(回文)

醉花阴(建康重九)

水调歌头(赠汪亻秀才)

点绛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一丛花
    仙姝天上自无双。玉面翠蛾长。黄庭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窗明几净,闲临唐帖,深炷宝奁......
  • 鹧鸪天(杨兰)
    两两青螺绾额傍。彩云齐会下巫阳。俱飞蛱蝶尤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翻彩袖,舞霓裳,点风飞絮恣......
  • 水调歌头(和芗林居士中秋)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
  • 满庭芳(荷花)
    竹飐斜梢,荷倾余沥,晚风初到南池。雨收池上,高柳乱蝉嘶。冉冉莲香满院,夕阳映、红浸庭闱。凉......
  • 水龙吟(周总领生朝)
    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
  • 生查子(赠陈宋邻)
    娟娟月入眉,整整云归鬓。镜里弄妆迟,帘外花移影。斜窥秋水长,软语春莺近。无计奈情何,只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