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诉衷情(五之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8

诉衷情(五之三)

宋代  王安石  

诉衷情  

茫然不肯住林间。
有处即追攀。
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
浆水价,匹如闲。
也须还。
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诉衷情(五之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诉衷情(五之三)翻译及注释

《诉衷情(五之三)》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茫然不肯住林间。
有处即追攀。
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
浆水价,匹如闲。
也须还。
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于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坚定执着。诗人在茫然的迷途中,不愿停留在平凡的林间,任何有可能的机会都会去追求。他试图通过言语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追求,但却感到无法摆脱平凡的现实。他认为真理和理想就像珍贵的丹药,价值连城,不能轻易得到。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追寻,并希望能够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推翻那些阻碍他的障碍,最终取得成功,达到自己的目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短短几句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决心和执着。诗人以林间为象征,意味着平凡和普通的生活状态。他不愿停留在这样的状态下,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标。诗中的"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言辞和思考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却感到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这种束缚使得真理和理想变得珍贵而难以获得,如同宝贵的丹药。诗人仍然坚定地追求,并希望能够通过直接而果断的方式,推翻那些阻碍他的障碍,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首诗词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真理和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整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抗困难的勇气。

诉衷情(五之三)拼音读音参考

sù zhōng qíng wǔ zhī sān
诉衷情(五之三)

máng rán bù kěn zhù lín jiān.
茫然不肯住林间。
yǒu chǔ jí zhuī pān.
有处即追攀。
jiāng tā sǐ yǔ tú dù, zěn de lí zhēn dān.
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
jiāng shuǐ jià, pǐ rú xián.
浆水价,匹如闲。
yě xū hái.
也须还。
hé rú zhí jié, tī dào jūn chí, yíng qǔ wéi shān.
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相关内容11: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踏莎行·元夕

长相思

浣溪沙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同声歌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
  • 高阳台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 黑漆弩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
  • 北郭闲思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
  • 西江月(茶词)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