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吕渭老
2025-07-19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

宋代  吕渭老  

谒金门  

人已老。
春亦不留些少。
花尽叶长蚕又抱。
子规啼未了。
往事不论多少。
且向尊前一笑。
白发满头愁已到。
路长波渺渺。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作者简介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翻译及注释

诗词:《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

人已老。春亦不留些少。
花尽叶长蚕又抱。
子规啼未了。往事不论多少。
且向尊前一笑。
白发满头愁已到。
路长波渺渺。

中文译文:

人已老。春天也不再停留多少。
花儿凋谢,新的叶子也在生长着,蚕也在缠绕着。
子规的啼声还未停止。过去的事情无论多少。
暂且朝向友人面前微笑。
白发已经充满了头顶,忧愁也已经到来。
道路漫长,波浪茫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吕渭老对自己年华逝去,年老之感的思考和抒发。诗的开头,作者用“人已老”四个字作为起始,一下子点明了人已经老去的事实。接下来,作者通过春天的比喻,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花尽了,叶子却还在生长,蚕也在抱绕,这一描写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新生的希望,但对于年老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享受了。

第二节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子规的啼声不息,象征着过去的回忆和经历在脑海中回放,无论多少,都逃不过时间的洪流。作者在诗中并没有详细叙述过去的事情,而是用“不论多少”四个字,表达了回忆的种种,认为这些都已经无关紧要。 在诗的结尾,作者向友人微笑,并表示白发已满头,忧愁也已到来,令人叹息。

整首诗运用了寓意深远的意象,以生命的律动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出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洞察力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这首诗行亦简约,语言明快,意境深邃,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苦短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和哲理意味。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拼音读音参考

yè jīn mén jiǎ zǐ nián tóng yín bó tí yú bì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

rén yǐ lǎo.
人已老。
chūn yì bù liú xiē shǎo.
春亦不留些少。
huā jǐn yè zhǎng cán yòu bào.
花尽叶长蚕又抱。
zǐ guī tí wèi liǎo.
子规啼未了。
wǎng shì bù lùn duō shǎo.
往事不论多少。
qiě xiàng zūn qián yī xiào.
且向尊前一笑。
bái fà mǎn tóu chóu yǐ dào.
白发满头愁已到。
lù cháng bō miǎo miǎo.
路长波渺渺。


相关内容11:

减字木兰花

十月桃(为富枢密)

临江仙(九之五)

惜分钗

玉楼春(和令升正月五日会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豆叶黄
    晚妆新试碧衫凉。金鸭犹残昨夜香。柳际风来月满廊。一双双。人对鸳鸯浴小塘。...
  • 思佳客
    微点胭脂晕泪痕。更衣整鬓立黄昏。春风搅树花如雨,夕霭迷空燕趁门。题往事,锦回纹。春心无定似......
  • 水调歌头(徐侍郎生辰)
    寥亮度弦管,笑语集簪缨。又逢华旦争庆,豪杰为时生。犹对中秋月影,渐放重阳菊蕊,万宝正西成。......
  • 点绛唇(和张文伯除夜雪)
    透幕穿帘,回风舞态能轻妙。不须相恼。江上春来了。一阕清歌,唱彻琼楼晓。春工巧。柳颦梅笑。点......
  • 薄媚(第七煞衮)
    王公子。青春更才美。风流慕连理。耶溪一日,悠悠回首凝思。云鬟烟鬓,玉珮霞裾,依约露妍姿。送......
  • 夏云峰(丙寅六月为筠翁寿)
    涌冰轮,飞沆瀣,霄汉万里云开。南极瑞占象纬,寿应三台。锦肠珠唾,钟间气、卓牵天才。正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