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西山晚景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周
2025-07-17

西山晚景

唐代  王周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
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
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
无思复无虑,此味几人同。

西山晚景作者简介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西山晚景翻译及注释

《西山晚景》是唐代王周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西山的晚景,以及作者在景中的心境和感受。

中文译文:
公局宽敞明亮,池塘亭子映晚景。
蔗竿斜倚碧水边,莲花朵朵静静浸红。

似弯弯月光微微泛起,微生飋飋微风吹动。
心思空灵,无忧无虑,这般情趣有几人能同。

诗意和赏析:
《西山晚景》以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描绘公局、池塘、蔗竿和莲花等元素,展现了一幅自然宁静、和谐的景象。作者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了西山的晚景,给人以一种宜人、宁静的感受。

诗中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而是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自然景物的美感。蔗竿斜倚碧水边,莲花朵朵静静浸红,展现出了浓郁的田园风情。弯弯月光和微风的描写,更加增添了诗中景象的清新和宁静。

与景物描写相呼应的是作者对心境的描绘。他用“无思复无虑”来表达自己在此情境中的心态,没有烦恼和烦忧,只是静静地欣赏美景,领略大自然的韵味。最后一句“此味几人同”,表达了作者独立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景的独立欣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西山的晚景,凭借恰到好处的精准用词,展现了自然美的深远魅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俗的心境和对美的追求。此首诗字字珠玑,展现了王周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审美品味。

西山晚景拼音读音参考

xī shān wǎn jǐng
西山晚景

gōng jú cháng qīng dàn, chí tíng wǎn jǐng zhōng.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
zhè gān xián yǐ bì, lián duǒ jìng yān hóng.
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
bàn yǐn wān wān yuè, wēi shēng sè sè fēng.
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
wú sī fù wú lǜ, cǐ wèi jǐ rén tóng.
无思复无虑,此味几人同。


相关内容11:

送钟员外(赋松)

答马彧

偶闻官吏举请,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

送王员外宰德安

南山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贵游
    绣衣公子宴池塘,淑景融融万卉芳。珠翠照天春未老,管弦临水日初长。风飘柳线金成穗,雨洗梨花玉......
  • 奉元宗命咏苑中白野鹊
    碧岩深洞恣游遨,天与芦花作羽毛。要识此来栖宿处,上林琼树一枝高。...
  • 句
    数点当秋霁,不知何处峰。(《石楼晓望》)更无声接续,空有影相随。(《孤雁》,见《诗话拾遗》......
  • 侍宴赋得归雁
    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阳和常借便,免与素......
  • 偶有下殇,因而自遣
    彭寿殇龄共两空,幻泡缘影梦魂中。缺圆宿会长如月,飘忽浮生疾似风。修短百年先后定,贤愚千古是......
  • 自喻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五岁禀慈训,愤悱读书志。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九岁执公卷,倜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