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禅思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皎然
2025-07-19

禅思

唐代  皎然  

真我性无主,谁为尘识昏。
奈何求其本,若拔大木根。
妄以一念动,势如千波翻。
伤哉子桑扈,虫臂徒虚言。
神威兴外论,宗邪生异源。
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
寂灭本非寂,喧哗曾未喧。
嗟嗟世上禅,不共智者论。

禅思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禅思翻译及注释

《禅思》,皎然

真我性无主,
谁为尘识昏。
奈何求其本,
若拔大木根。

妄以一念动,
势如千波翻。
伤哉子桑扈,
虫臂徒虚言。

神威兴外论,
宗邪生异源。
空何妨色在,
妙岂废身存。

寂灭本非寂,
喧哗曾未喧。
嗟嗟世上禅,
不共智者论。

【中文译文】
真我性没有主宰,
是谁让尘世的认知迷茫。
如何找回自己的本源,
就像拔掉大树的根。

徒然让一念动摇,
就像千浪翻腾。
可怜的子桑执着,
虚妄而空洞的言辞。

神威不是从外来论,
邪宗从异源发生。
世间的喧嚣有何大打紧,
奇妙的本性怎会废弃。

寂灭本不是寂静,
喧嚣从未曾消退。
唉,唉,世上修行之禅,
智者都不愿讨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禅宗的思想,描述了皎然对人性和世俗的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自我没有固定的主宰,而是被尘世的认知迷惑。他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找回自己的本源。他使用了拔掉大树的根来比喻。这里可以理解为需要超越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和社会的束缚,找到真正的自我。

诗人还指出,一念之间的妄动会引起连锁反应,就像千层浪叠起。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随意转移注意力的后果的忧虑。

诗中还提到了一种宗邪思想的出现,对于这一点,诗人表示不认同。他认为神威不是来自外界,邪宗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一些教派和宗教的批评,认为宗教应该从内心中寻求真理。

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喧嚣世界的感叹,认为修行禅宗的智者很少,他们并不愿意讨论。这个观点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世俗繁忙、功利心态的担忧,以及对于世俗社会对于修行和禅宗的忽视。整体来说,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于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和禅宗思想的思考和疑问。

禅思拼音读音参考

chán sī
禅思

zhēn wǒ xìng wú zhǔ, shuí wèi chén shí hūn.
真我性无主,谁为尘识昏。
nài hé qiú qí běn, ruò bá dà mù gēn.
奈何求其本,若拔大木根。
wàng yǐ yī niàn dòng, shì rú qiān bō fān.
妄以一念动,势如千波翻。
shāng zāi zǐ sāng hù, chóng bì tú xū yán.
伤哉子桑扈,虫臂徒虚言。
shén wēi xìng wài lùn, zōng xié shēng yì yuán.
神威兴外论,宗邪生异源。
kōng hé fáng sè zài, miào qǐ fèi shēn cún.
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
jì miè běn fēi jì, xuān huá céng wèi xuān.
寂灭本非寂,喧哗曾未喧。
jiē jiē shì shàng chán, bù gòng zhì zhě lùn.
嗟嗟世上禅,不共智者论。


相关内容11:

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

赠王将军

题馀不溪废寺

酬姚补阙南仲云溪馆中戏题随书见寄(一作清江诗)

塞下曲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建元寺集皇甫侍御书阁
    不因居佛里,无事得相逢。名重朝端望,身高俗外踪。机闲看净水,境寂听疏钟。宣室恩长在,知君志......
  • 送文会上人还富阳
    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 效古
    思君转战度交河,强弄胡琴不成曲。日落应愁陇底难,春来定梦江南数。万丈游丝是妾心,惹蝶萦花乱......
  • 晦日陪颜使君白蘋洲集
    南朝分古郡,山水似湘东。堤月吴风在,湔裾楚客同。桂寒初结旆,蘋小欲成丛。时晦佳游促,高歌听......
  • 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遥可折,吾欲问......
  • 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
    云阳别夜忆春耕,花发菱湖问去程。积水悠扬何处梦,乱山稠叠此时情。将离有月教弦断,赠远无兰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