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高阳台(寿毛荷塘)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文英
2025-07-17

高阳台(寿毛荷塘)

宋代  吴文英  

高阳台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
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
仙都观里桃千树,映麹尘、十里荷塘。
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
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
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
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高阳台(寿毛荷塘)作者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高阳台(寿毛荷塘)翻译及注释

《高阳台(寿毛荷塘)》是一首宋代吴文英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和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轻轻地吹拂垂柳,雪融化了香草,像潘郎那样清新湿润。风月交织在胸怀之间,挥毫倚在马边写出了篇章。仙都观里有千株桃花,映着酒曲的尘土,延伸十里的荷塘。还未归来,应该会留恋花洲,陶醉在玉器的吟咏和花香中。东风在晴朗的白昼浓郁如美酒,皎洁的月亮正好占据了一半的春光。燕子再次归来,明天早晨将传来梦境,穿过西窗。晨间的寒意被金炉的余烬温暖着,感觉像洞天一般,日月似乎变得更长久。杏园里的诗篇,应该先题上,让马嘶声平定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描写风垂垂拂动垂柳、雪融化香草的景象,表达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他称赞这种清新湿润的感觉,将其比喻为潘郎的气质,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诗中还融入了传统文人的境界和情怀。诗人提到自己倚在马旁挥毫写字,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才情和追求。他描述了仙都观里的桃花和荷塘的美景,展现出对于人间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他表达了对于美酒、花香、吟咏和春光的陶醉之情。

诗中也融入了一丝离愁与思念。诗人描述了未归之人对花洲的留恋,向往归乡的情感。他描绘了东风晴昼和皓月的美景,以及燕子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于明天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赞美。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意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使这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高阳台(寿毛荷塘)拼音读音参考

gāo yáng tái shòu máo hé táng
高阳台(寿毛荷塘)

fēng niǎo chuí yáng, xuě xiāo huì cǎo, hé rú qīng rùn pān láng.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
fēng yuè jīn huái, huī háo yǐ mǎ chéng zhāng.
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
xiān dōu guān lǐ táo qiān shù, yìng qū chén shí lǐ hé táng.
仙都观里桃千树,映麹尘、十里荷塘。
wèi guī lái, yīng liàn huā zhōu, zuì yù yín xiāng.
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
dōng fēng qíng zhòu nóng rú jiǔ, zhèng shí fēn hào yuè, yī bàn chūn guāng.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
yàn zi chóng lái, míng cháo chuán mèng xī chuāng.
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
cháo hán jǐ nuǎn jīn lú jìn, liào dòng tiān rì yuè piān cháng.
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
xìng yuán shī, yīng dài xiān tí, sī mǎ píng kāng.
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相关内容11:

柳梢青(寿吴竹溪内)

江城子(七夕风雨)

惜分飞(吴氏馆寄内童氏)

瑞龙吟(黄钟商,俗名大石调,犯正平调蓬莱阁)

探芳信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惜分飞(吴氏馆寄内童氏)
    筑垒愁城书一纸。雁雁儿将不起。好去西风里。到家分付眉颦底。落日阑干羞独倚。十里江山万里。容......
  • 风流子(前题)
    温柔酣紫曲,扬州路、梦绕翠盘龙。似日长傍枕,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欹红。自别楚娇天正远,......
  • 沁园春(寿竹窗兄)
    吾竹窗兄,吾能评者,只将竹看。是丹山佳气,胚月军茂直,嵩溪润脉,滋养清坚。雪虐霜凌,风饕雨......
  •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绣槛展春,金屋宽花,谁管采菱波狭。翠深知是深多少,不都放、......
  • 大酺(寿沿江大制使观文马裕斋同知)
    问大江东,长淮上,缘分如何修到。轻裘还熟局,第三番又是,五年春了。菜饭工夫,露香心事,惟靠......
  • 小重山(次韵定海赵簿咏梅)
    松是交朋竹是邻。横枝临水瘦,月黄昏。冲寒香入岭头云。清到底,人共一般清。好句更无痕。门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