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愁春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杨宛
2025-07-20

愁春

明代  杨宛  

不向花前为怯春,春风似也不怜人。
明添愁绪阴添病,不分花枝自在身。

愁春翻译及注释

《愁春》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杨宛。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向花前为怯春,
春风似也不怜人。
明添愁绪阴添病,
不分花枝自在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通过表达个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情绪。

诗的第一句“不向花前为怯春”,表达了诗人并不因春天的来临而感到畏惧。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他并不惧怕春天,也不会被春天的美景所动摇。

接下来的一句“春风似也不怜人”,以拟人的手法,将春风描绘成一个没有怜悯之心的存在。这里的春风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它不顾人的痛苦和忧愁,依然轻轻地吹拂着。

第三句“明添愁绪阴添病”,将愁绪和病痛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扰和身体的不适。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诗人带来欢愉和喜悦,反而加深了他的忧愁和病痛。

最后一句“不分花枝自在身”,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之情。诗人感觉自己仿佛成为了春天中无处不在的花枝,无法分辨自己与春天之间的界限,感到自己的存在变得模糊和无处安放。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体验。诗中的春天并非充满欢乐和生机的景象,而是带给诗人更多的忧愁和内心的困扰。这种独特的感受和情绪,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抒发个人内心的能力。

愁春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chūn
愁春

bù xiàng huā qián wèi qiè chūn, chūn fēng shì yě bù lián rén.
不向花前为怯春,春风似也不怜人。
míng tiān chóu xù yīn tiān bìng, bù fēn huā zhī zì zài shēn.
明添愁绪阴添病,不分花枝自在身。


相关内容11:

别楚生二首

余夙抱烟霞之癖每怀匡庐天台诸名胜心期长往

和铁厓《西湖竹枝

无逸殿直舍和少师夏公韵

希大司马扈驾至淮安便道过江访余石淙精舍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雨夜
    江城漏转夜超超,坐向芳尊叹寂寥。挑尽银灯愁不尽,满庭疏雨湿芭蕉。...
  • 江南行(二首)
    偶来长浦里,相伴采莲归。并船打两桨,溅水湿罗衣。...
  • 山中书怀
    谷幽略似百花潭,山水新奇颇尽探。见客未能酬礼数,逢人强半笑痴憨。欲将多宝融成塔,聊借群花暂......
  • 得白泉徐侯书
    槜李城西从拂袖,归帆直过钓台西。却怜别后无消息,忽得书来问杖藜。江岸鹧鸪悲暮雨,柴门燕子惜......
  • 打碑(三首)
    沁州碑石汉陵旁,地下玄龟壳也藏。莫怪摩挲成久立,书家知是郭谦光。...
  • 山行
    闲花历历鸟关关,盘过斜溪更入山。身到孤峰心亦住,却嫌流水出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