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19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

宋代  陆游  

道远晨炊米,风和昼减衣。
花残孔官庙,苔满葛仙矶。
剩欲寻僧话,先判秉炬归。
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翻译及注释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远晨炊米,风和昼减衣。
花残孔官庙,苔满葛仙矶。
剩欲寻僧话,先判秉炬归。
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陆游的一种离愁别绪和游山寻访僧人的意愿。诗人起得早,炊米做饭,清晨的道路很远,风和日丽的白天减少了衣物的束缚。然而,当他经过孔官庙时,花已凋谢,庙宇显得冷清,葛仙矶上的青苔生长茂盛。诗人内心残留着寻找僧人的渴望,但在此之前,他必须返回家中,先完成自己的家务。山间的天色渐渐昏暗,又开始下起了雨,这让诗人的心事更加纷繁复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环境的观察。通过描写早晨的道路、庙宇和自然景观,诗人表现了自己的心境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诗中的景物描写具有鲜明的对比,清晨的风和日丽与孔官庙的凋零、葛仙矶的苔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岁月更迭和人事无常的主题。

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与渴望寻访僧人的心愿形成了诗歌的主旨。诗人想要在山间寻找一两个僧人,与他们交谈,探讨人生和心灵的问题。然而,由于雨水的阻挠,他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愿望,回到家中。最后的两句“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暗示了他心事重重、无法如愿的困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自由自在、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它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压抑和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拼音读音参考

zì yún mén zhì shàng zào yù yóu yī èr sēng ān yǐ yǔ bù guǒ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

dào yuǎn chén chuī mǐ, fēng hé zhòu jiǎn yī.
道远晨炊米,风和昼减衣。
huā cán kǒng guān miào, tái mǎn gé xiān jī.
花残孔官庙,苔满葛仙矶。
shèng yù xún sēng huà, xiān pàn bǐng jù guī.
剩欲寻僧话,先判秉炬归。
shān hūn yòu chéng yǔ, xīn shì gù duō wéi.
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


相关内容11:

与儿孙小饮

道上见梅花

畜一鸡报晓声清圆而鸣每晚戏书绝句

静院

子坦今秋盐官市征当满作绝句寄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曝书偶见旧稿有感
    日满晴轩理蠹鱼,壮游回首一欷歔!凄凉王粲从军作,零落相如谏猎书。歌吹恍思登北固,弓刀谁记渡......
  • 种麦
    垦地播宿麦,饭牛临野池。未能贪佛日,正恐失农时。矻矻锄耰力,勤勤祝史辞。嘉平得三白,吾饱岂......
  •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
    太平人物自谐嬉,及我青鞋布袜时。丁壮趁晴收早粟,比邻结伴络新丝。圆鼙坎坎迎神社,大字翩翩卖......
  • 功名
    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来一发轻。金甲虽如朝邑尉,羊裘终媿富春生。连娟落月依山尽,寂寞寒潮蘸......
  • 过村舍
    碓舍临山路,牛栏隔草烟。问今何岁月,恐是结绳前。...
  • 和曾待制游两山
    翰林碑立崔嵬上,待制诗题杳霭间。人天八万四千塔,便合推为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