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又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8

又和

宋代  司马光  

中令园陪承相游,百分劝酒不须愁。
春风陌上醒归去,只恐更为桃李羞。

又和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又和翻译及注释

《又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令园陪承相游,
In the Zhongling Garden, I accompany the Prime Minister on a leisurely stroll,

百分劝酒不须愁。
With a hundred cups of wine, there is no need to worry.

春风陌上醒归去,
Awakening to the spring breeze, I return home,

只恐更为桃李羞。
But I fear that the blossoms and fruits will be ashamed.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承相一同游览中令园的情景。诗人在园中与承相一起品酒,百分劝酒,意味着酒宴的热闹和欢乐。然而,诗人在春风中醒悟,意识到自己应该回家了。他担心自己的离去会让园中的桃李花果感到羞愧,暗示了他对自己离开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酒宴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不舍。诗人通过对春风、桃李花果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诗词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又和拼音读音参考

yòu hé
又和

zhōng lìng yuán péi chéng xiāng yóu, bǎi fēn quàn jiǔ bù xū chóu.
中令园陪承相游,百分劝酒不须愁。
chūn fēng mò shàng xǐng guī qù, zhǐ kǒng gèng wéi táo lǐ xiū.
春风陌上醒归去,只恐更为桃李羞。


相关内容11: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与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

雪寒取酒

送朱职方提举江淮运监

寒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清波见白鸥,静林闻啄木。泉细入平沙,云闲出幽谷。...
  •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楚俗号难治,司刑尤择贤。危疑片言决,舒惨一方专。松不彫寒色,丝曾断直弦。清风过江外,应在下......
  • 酬次道板桥晚望见寄
    春来曾约醉河桥,深负垂杨千万条。今日都门相望处,西风乱叶正萧萧。...
  •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寂寥清明后,余春已无多。间轩富佳致,不惜载酒过。水木晚尤秀,风烟晴更和。临樽不尽醉,奈此芳......
  • 射堋
    叠鼓花前急,红旌竹外高。惊飚分白羽,余响振乌号。壮观倾人陌,欢声肖夜涛。因兹形礼俗,岂独事......
  • 忆庞之道
    畴昔两垂髫,知音结久要。何言半涂别,不待岁寒彫。幸有才名在,非随气运消。英灵犹仿佛,宿草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