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登城隍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7-19

登城隍庙

宋代  张耒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
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

登城隍庙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登城隍庙翻译及注释

《登城隍庙》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祠孤绝压城头,
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
有时箫鼓祭春秋。
西瞻太昊祠千树,
北望封君土一丘。
旅客登临一长望,
春心容易起骚愁。

诗意:
这首诗以城隍庙为背景,表达了登临城隍庙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人站在城墙上,城隍庙孤零零地矗立在城头,俯瞰着清澈的护城河弯曲流淌。整天的风尘使天空昏暗,只有偶尔的箫鼓声在祭祀春秋的时刻响起。西边是太昊祠,庙内有千株树木;北方可以望见封君的墓地,只有一座土丘。来往的旅客登上城墙,远远眺望,春天的心情很容易引发思乡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章法描绘了城隍庙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城隍庙的孤峰高耸于城头,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它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的存在感。护城河的曲线流动与城隍庙形成了动静对比,衬托出庙宇的庄严肃穆。

诗中的"风埃"一词暗示了城市的繁忙与喧嚣,城市的尘嚣映衬着庙宇的宁静和祥和。箫鼓声的时刻则将人们从喧嚣的尘世中唤回,提醒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敬重。

诗人通过描绘西边的太昊祠和北方的封君墓地,展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太昊祠作为对远古统治者的纪念,与现实中的城隍庙形成了时空的对比。封君的墓地只有一座土丘,与太昊祠的雄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旅客眺望远方时产生的离乡思念之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容易引发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这种骚愁的情感在旅途中被唤起,使人感受到离别和远离家园的辛酸。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城隍庙所蕴含的厚重历史和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通过对城隍庙和远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使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登城隍庙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chéng huáng miào
登城隍庙

líng cí gū jué yā chéng tóu, xià kàn qīng háo yī qǔ liú.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jǐn rì fēng āi hūn jǐ xí, yǒu shí xiāo gǔ jì chūn qiū.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xī zhān tài hào cí qiān shù, běi wàng fēng jūn tǔ yī qiū.
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
lǚ kè dēng lín yī cháng wàng, chūn xīn róng yì qǐ sāo chóu.
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


相关内容11:

夜霜

永城道中

真阳县昼睡县舍素丝堂

寓淮阳驿二首

观苏仲南诗卷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润州书事
    野蔓封城堞,疏松隔丽谯。楼临寒汹涌,门揖翠迢峣。客思闲易感,归心去莫招。何时送客处,看我理......
  • 有感二绝
    残雪微风冷透衣,柳黄梅破欲春时。年年景物常相似,满眼相思只自知。...
  • 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
    锁江亭上一樽酒,山自白云江自横。李侯短褐有长处,不与俗物同条生。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
  • 中秋无月戏呈希古年兄
    放逐江湖一钓舟,萧条故国又逢秋。炎凉始信来始旧,岁月相催逝不留。日落千蛩喧户牖,风高一雁下......
  • 秋夜寄远
    秋晚萧条风露清,星河耿耿漏丁丁。只应新月频相见,长向玉楼东畔生。...
  • 乍晴二首
    虹长饮雨川无滴,苹末生风沼有波。一扫烟云不知处,夜天如水泻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