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冬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8

冬夜

宋代  司马光  

冬夜何其永,寒光四泬漻。
雁横昨天边历,人静漏迢迢。
破屋霜应重,荒庭发未消。
不眠保所念,达晓思无憀。

冬夜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冬夜翻译及注释

《冬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而静谧的冬夜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中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冬夜何其永,寒光四泬漻。
雁横昨天边历,人静漏迢迢。
破屋霜应重,荒庭发未消。
不眠保所念,达晓思无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冷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诗中的"冬夜何其永"表达了冬夜的漫长和寂寞,"寒光四泬漻"则描绘了冬夜中冷冽的光芒。

诗中提到的"雁横昨天边历"表明雁群已经飞过昨天的天边,而人们则静静地等待着漫长的夜晚过去。"破屋霜应重,荒庭发未消"描绘了冬夜中房屋上积重的霜和荒凉的庭院,凸显了冬夜的寒冷和荒凉。

最后两句"不眠保所念,达晓思无憀"表达了作者在冬夜中的不眠和对所思之事的牵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黎明的期待和对思考的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和静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冷冽而寂静的感觉,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冬夜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yè
冬夜

dōng yè hé qí yǒng, hán guāng sì jué liáo.
冬夜何其永,寒光四泬漻。
yàn héng zuó tiān biān lì, rén jìng lòu tiáo tiáo.
雁横昨天边历,人静漏迢迢。
pò wū shuāng yīng zhòng, huāng tíng fā wèi xiāo.
破屋霜应重,荒庭发未消。
bù mián bǎo suǒ niàn, dá xiǎo sī wú liáo.
不眠保所念,达晓思无憀。


相关内容11:

已亥杂诗 250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钱子高挽歌二首

已亥杂诗 193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已亥杂诗 121
    荒青无缝种交加,月费牛溲定几车。只是场师消遣法,不求秋实不看花。...
  • 已亥杂诗 77
    厚重虚怀见古风,车裀五度照门东。我焚文字公焚疏,补纪交情为纪公。...
  • 已亥杂诗 180
    科名掌故百年知,海岛畴人奉大师。如此奇才终一令,蠹鱼零落我归时。...
  • 超然台寄子瞻学士
    使君仁智心,济以忠义胆。婴儿手自抚,猛虎须可揽。出牧为龚黄,廷议乃陵黯。万钟何所加,甔石何......
  • 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何处初寒好,初寒喷玉泉。折水流谷口,飞溜落云边。雀噪聚林杪,樵歌下石巅。寻幽不思返,坐啸夕......
  • 已亥杂诗 78
    狂禅辟尽礼天台,棹臂琉璃屏上回。不是瓶笙花影夕,鳩摩枉译此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