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7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

宋代  司马光  

胜地何妨行东频,万双白璧不赊春。
腊醅已老久未压,扬柳青青不待人。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翻译及注释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胜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诗意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胜地何妨行东频,
万双白璧不赊春。
腊醅已老久未压,
扬柳青青不待人。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胜地的美景展开。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频繁前往胜地游玩的无所谓态度,意味着他对胜地的喜爱和向往。第二句中的“万双白璧不赊春”描绘了胜地的美丽景色,白璧指的是白色的玉石,形容景色的美丽如同无数白色的玉石一样,而“不赊春”则表示春天的景色是无价之宝,无法用金钱购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胜地美景的赞美和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腊醅已老久未压,扬柳青青不待人”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意的追求。腊醅是指冬天的酒,已经陈年老去,但却没有被人品尝,扬柳则是指春天的柳树,青青翠绿,却没有人来欣赏。这两句诗意深远,暗示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渴望和对于诗人的责任感。作者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被人们欣赏和传颂,就像美景一样,不被遗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丽的胜地和表达对诗意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诗词中蕴含了对于美景和诗歌的珍视和呼唤,传达了作者对于人们欣赏和传承诗词的期望。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yuē yóu huì líng jiǔ bù wén wèn yǐ shī qù zhī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

shèng dì hé fáng xíng dōng pín, wàn shuāng bái bì bù shē chūn.
胜地何妨行东频,万双白璧不赊春。
là pēi yǐ lǎo jiǔ wèi yā, yáng liǔ qīng qīng bù dài rén.
腊醅已老久未压,扬柳青青不待人。


相关内容11:

已亥杂诗 100

已亥杂诗 65

已亥杂诗 79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已亥杂诗 144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西斋
    明府学既优,所闻今得施。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西斋几黄卷,治原俱在兹。...
  • 武成斋奉酬吴冲卿寺丞太学宿直见寄二首
    雪后余冰尚缀檐,月华霜气入疏帘。难堪琼玉惊心骨,坐觉清寒几倍添。...
  • 闲中有富贵
    闲中有富贵,迥与俗尘殊。水净齐纨展,花繁蜀锦纡。竹风寒扣玉,荷雨急跳珠。可笑公孙衍,酣歌夸......
  • 瞑目
    瞑目思千古,飘然一烘尘。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
  • 寄题习景纯藏春坞
    藏春在何放,郁郁成松林。永日门阑静,东风花木深。主公今素发,野服遂初心。时与乡人醉,高歌散......
  • 酬安之谢药栽二章
    洛人载花不栽药,吾属好尚何其偏。服之虽能已百疾,爱间成癖无由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