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7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

宋代  梅尧臣  

参差绿柳上,撩乱黄鹦飞。
失意暂时屈,独嗟千里归。
淮船行欲驰,江鮆去应肥。
谢朓吾乡守,欣欣见彩衣。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翻译及注释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参差绿柳上,撩乱黄鹦飞。
失意暂时屈,独嗟千里归。
淮船行欲驰,江鮆去应肥。
谢朓吾乡守,欣欣见彩衣。

中文译文:
参差的绿柳上,扰乱了黄色的鹦鹉飞翔。
失意暂时屈服,独自叹息千里归程。
淮河的船只行驶得急迫,江中的鲮鱼去向必定丰美。
向谢朓致敬,我的家乡守护者,喜悦地看到了他身披彩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秀才汤延赏,他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将返回自己的家乡。诗中的绿柳和黄鹦鹉形成了对比,绿柳参差不齐,而黄鹦鹉在乱飞中显得更加鲜艳。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失意和无奈,他暂时屈服于逆境,独自叹息着千里归乡的旅途。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作者离开的船只,淮河的船只行驶得急迫,而江中的鲮鱼离去的方向应该是肥美的。这些描写暗示了作者的期望,他希望汤延赏能够顺利回到家乡,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守护者谢朓的敬意,他欣喜地看到谢朓身披彩衣,这可能象征着谢朓在家乡的地位和荣誉。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汤延赏的祝福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对家乡守护者的钦佩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家乡守护者的深深的感情。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tāng yán shǎng xiù cái xià dì guī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

cēn cī lǜ liǔ shàng, liáo luàn huáng yīng fēi.
参差绿柳上,撩乱黄鹦飞。
shī yì zàn shí qū, dú jiē qiān lǐ guī.
失意暂时屈,独嗟千里归。
huái chuán xíng yù chí, jiāng cǐ qù yīng féi.
淮船行欲驰,江鮆去应肥。
xiè tiǎo wú xiāng shǒu, xīn xīn jiàn cǎi yī.
谢朓吾乡守,欣欣见彩衣。


相关内容11:

董安员外之信州铅山簿

送胡胡官知潮州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送胥裴二子回马上作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祭猫
    自有五白猫,鼠不侵我书。今朝五白死,祭与饭与鱼。送之於中河,{左口右兄}尔非尔疏。昔尔啮一鼠......
  • 观书
    山阳女子大字书,不比常流事梳洗。亲传笔法中郎孙,妙作蚕头鲁公体。试写麻牋滑似苔,黑蛟矫矫秋......
  • 李和廷老家会饮
    四序岂常停,寒革春寖和。始爱衣裘轻,相与车马过。车马不畏远,风埃不畏多。到门门有槐,槐上时......
  • 寄李献甫
    何言自我去,眼前一似空。城中岂无人,过目犹飞虫。又厌尘事多,枳棘生胸中。安知秋江水,净碧如......
  • 九月五日梦欧阳永叔
    朝镜恶白发,夕梦对故人。常恨道路隔,忽喜颜色亲。相笑勿问年,青铜早伤神。鸡嚎天欲白,向者犹......
  • 回陈郎中诗集
    尝观陈伯玉,感遇三十篇。矫矫追古道,粲尔日星悬。今公岂其後,佳咏久已传。忆为童子日,早诵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