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偶题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禹偁
2025-09-05

偶题三首

宋代  王禹偁  

郑兴亲未葬,张籍眼多昏。
何时解印绶,归去卧山村。

偶题三首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偶题三首翻译及注释

《偶题三首》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了两个人物,郑兴亲和张籍。郑兴亲是指郑国公赵兴亲,他在宋仁宗时期担任宰相,但他去世后并未得到合适的安葬。张籍则是指张方平,他是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官员,但因年老眼睛昏花而无法继续工作。

诗的第一句“郑兴亲未葬,张籍眼多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这里的“未葬”指的是郑兴亲的丧葬事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反映了社会对名士的不敬和对礼仪的漠视。而“眼多昏”则是指张籍年老眼睛昏花,无法继续为国家效力,暗示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冷落和不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何时解印绶,归去卧山村”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解印绶”指的是结束官职,回归自然的意愿。作者希望能够摆脱现实的纷扰,回到山村中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纯朴生活的追求。这种对社会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王禹偁作品的常见主题之一。

偶题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ǒu tí sān shǒu
偶题三首

zhèng xìng qīn wèi zàng, zhāng jí yǎn duō hūn.
郑兴亲未葬,张籍眼多昏。
hé shí jiě yìn shòu, guī qù wò shān cūn.
何时解印绶,归去卧山村。


相关内容11:

秋居幽兴

太宗皇帝挽歌

酬高邮知军蒋殿丞见寄

赠状元先辈孙仅

送都官梁员外同年之江南转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公余对竹
    冠褐飘飘户退公,引吟留坐一丛丛。买添幽景浑无价,洗却繁阴别有风。曾任雪欺终古绿,也从桃映暂......
  • 酬杨遂
    杨君江左士,文律何飘飘。人言未冠时,作赋凌洞箫。甲科中南国,通籍趋东朝。轗轲位不进,陶潜还......
  • 和安邑刘宰君见赠
    数年侍从立丹墀,掌诰长惭格调卑。左宦久劳青琐梦,归山犹负白云期。一生得丧唯凭道,千古声名合......
  • 南郊大礼诗
    百僚冠剑互珊珊,文物威蕤属礼官。清漏宿斋宣祖庙,质明行事昊天坛。旌旗漠漠帷宫晓,星斗依依彩......
  • 怀贤诗之桑魏公
    魏公王佐才,独力远晋室。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目。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下民得具瞻,上帝赉......
  • 送融州任巽户曹
    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