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咨夔
2025-07-19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宋代  洪咨夔  

突兀谁家楼,风雨岁薄之。
水染危欲压,小柱亦半欹。
匠斧睨其旁,搏手难独支。
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翻译及注释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突兀谁家楼,
风雨岁薄之。
水染危欲压,
小柱亦半欹。

匠斧睨其旁,
搏手难独支。
南山有奇材,
细钜不可遗。

中文译文:

高耸的楼阁突兀地矗立,
风雨侵蚀着岁月的薄弱。
水流染上了危险的气息,
即使是小柱子也有些倾斜。

工匠们仔细观察着旁边的情况,
他们努力支撑着,却难以独自承受。
南山上有着非凡的材料,
精巧而巨大的事物不容忽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楼耸立在风雨中的景象,表现了岁月的薄弱和时间的侵蚀。楼柱已经因为水流的冲击而有些倾斜,显示了楼阁面临的危险和不稳定。作者通过这一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事物脆弱性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工匠们,他们紧盯着楼阁的情况,试图支撑住它,但却难以独自承受楼阁的压力。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思考。

最后两句描述了南山上存在着非凡的材料,指出了材料的珍贵和独特之处。这种细钜的材料不能被轻易忽视和遗弃,也可以视作对人才的重视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楼阁的景象和工匠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流逝和事物脆弱性的感慨,同时呼唤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团结和共同努力,以及对人才的珍视和重要性的强调。这种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拼音读音参考

gǔ yì xiè cuī yáng zhōu pì qī shǒu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tū wù shuí jiā lóu, fēng yǔ suì báo zhī.
突兀谁家楼,风雨岁薄之。
shuǐ rǎn wēi yù yā, xiǎo zhù yì bàn yī.
水染危欲压,小柱亦半欹。
jiàng fǔ nì qí páng, bó shǒu nán dú zhī.
匠斧睨其旁,搏手难独支。
nán shān yǒu qí cái, xì jù bù kě yí.
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


相关内容11: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次徐隆庆寿诗韵二首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雨中次韵两绝
    积多云鹤岩前雨,种遍长松墓上田。丰歉相乘天有数,今年管取半三钱。...
  • 寿刘丞
    秋横岱岳气象豪,仰瞻万仞青且高。上凌层汉直咫尺,下视列岫真儿曹。此山万古储胜迹,年年人庆东......
  •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小窗无欠亦无余,一榻翛然雪透肤。收拾故书藏恰好,怕人写入凤山图。...
  • 用韵答厉辅卿二首
    坐穷无过客,失喜得吾侪。材逸类淮海,诗清如简斋。山明知玉气,水涸见霜涯。期子进此道,为亲生......
  •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烧畲瀼外竹枝瘦,踏碛滩上桃花肥。绣衣故乡岂不好,为天下计毋庸归。...
  • 月石屏蛾月砚诗
    欧公命苏公,吟咏月石屏。苏公与范子,酬唱涵星泓。两公文字祥,天畀子墨卿。嗟予何为者,而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