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舍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9-05

寄舍弟

唐代  杜荀鹤  

世乱信难通,乡心日万重。
弟兄皆向善,天地合相容。
大野阴云重,连城杀气浓。
家山白云里,卧得最高峰。

寄舍弟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寄舍弟翻译及注释

《寄舍弟》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世乱信难通,乡心日万重。弟兄皆向善,天地合相容。大野阴云重,连城杀气浓。家山白云里,卧得最高峰。

【中文译文】
时世混乱,信仰难以传达。故乡之心日夜思念千重。我的兄弟们都向善努力,天地之间和谐共存。广袤的原野上压着沉重的乌云,城池之中弥漫着杀戮的浓厚气息。我家的山峦之间白云飘渺,它是那最高的峰巅,我便躺卧其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寄舍弟》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写给他的兄弟的信,抒发了对兄弟及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时世的混乱和信仰的困境,以及自己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世乱信难通”,写出了时代的乱象,人们对于信仰的困顿。其次,“乡心日万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接着,“弟兄皆向善,天地合相容”,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赞赏和珍视,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最后两句,“大野阴云重,连城杀气浓;家山白云里,卧得最高峰”,以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世界的黑暗和故乡的美好,同时表达了诗人在动荡中能够寻求到内心的安宁和安放。

这首诗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句,但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家人、故乡和世界的关怀和思念。同时,透过诗中所描绘的世乱和家山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对社会动荡、信仰困顿等问题的深思和思考。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寄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寄舍弟拼音读音参考

jì shè dì
寄舍弟

shì luàn xìn nán tōng, xiāng xīn rì wàn zhòng.
世乱信难通,乡心日万重。
dì xiōng jiē xiàng shàn, tiān dì hé xiāng róng.
弟兄皆向善,天地合相容。
dà yě yīn yún zhòng, lián chéng shā qì nóng.
大野阴云重,连城杀气浓。
jiā shān bái yún lǐ, wò dé zuì gāo fēng.
家山白云里,卧得最高峰。


相关内容11:

送友赴阙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和友人送弟

将归山逢友人

经贾岛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宗上人旧院
    此院重来事事乖,半欹茅屋草侵阶。啄生鸦忆啼松枿。接果猿思啸石崖。壁上尘粘蒲叶扇,床前苔烂笋......
  • 秋日旅舍卧病呈所知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如何吟到此,此道不......
  • 题会上人院
    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心知与眼见,终取到......
  • 府试雨夜帝里闻猿声
    雨滴秦中夜,猿闻峡外声。已吟何逊恨,还赋屈平情。暗逐哀鸿泪,遥含禁漏清。直疑游万里,不觉在......
  • 山居喜友人相访
    秋雨空山夜,非君不此来。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
  • 宿青云驿
    苍黄负谴走商颜,保得微躬出武关。今夜青云驿前月,伴吟应到落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