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征士魏员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9-05

寄征士魏员外

唐代  罗隐  

家遁苏门节,清贫粉署官。
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难。
窗晓鸡谭倦,庭秋蝶梦阑。
羡君归未得,还有钓鱼竿。

寄征士魏员外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寄征士魏员外翻译及注释

《寄征士魏员外》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诗人生活清贫、避世的境遇,以及对友人远行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离开了苏门,遁入山林的生活,
拿着微薄的俸禄过日子。
并不傲慢于朝廷的重任,
只是为了追寻心中的自由。
清晨,鸡鸣声让我昏昏欲睡,
院子里,秋天的蝴蝶在做梦。
我羡慕你可以回家,
然而,我还有我的鱼竿。

诗意: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傲的态度,描绘了诗人罗隐过着遁世生活的清贫故事。他宁愿避开朝廷的重任,清贫的生活在山林中自由自在。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羡慕之情,但又显露出一种自傲和满足,因为他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比如垂钓。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自我责备和自嗟嘆的方式,揭示了自己为了更自由的生活而离开朝廷的决心和选择。他并不傲慢于朝廷的重命,反而更自得其乐地享受清贫的生活。最后,诗人羡慕友人能够回家,但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满足,即垂钓的生活。整首诗以简练的语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真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示了诗人独立自主的性格和思想境界。

寄征士魏员外拼音读音参考

jì zhēng shì wèi yuán wài
寄征士魏员外

jiā dùn sū mén jié, qīng pín fěn shǔ guān.
家遁苏门节,清贫粉署官。
bù jīn cháo mìng zhòng, zhǐ hèn lù xíng nán.
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难。
chuāng xiǎo jī tán juàn, tíng qiū dié mèng lán.
窗晓鸡谭倦,庭秋蝶梦阑。
xiàn jūn guī wèi dé, hái yǒu diào yú gān.
羡君归未得,还有钓鱼竿。


相关内容11:

感事

寄杨秘书

巴南旅舍言怀

春日叶秀才曲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曲江春望
    故国东归泽国遥,曲江晴望忆渔樵。都缘北阙春先到,不是南山雪易消。瑞影玉楼开组绣,欢声丹禁奏......
  • 送光禄崔卿赴阙
    一年极目望西辕,此日殷勤圣主恩。上国已留虞寄命,中朝应听范汪言。官从府幕归卿寺,路向干戈见......
  • 宿荆州江陵驿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闲欹别枕千般梦,醉送征帆万......
  •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
    营室东回荫斥丘,少年承袭拥青油。坐调金鼎尊明主,横把雕戈拜列侯。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
  • 酬丘光庭
    正月十一日书札,五月十六日到来。柳吟秦望咫尺地,鲤鱼何处闲裴回。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
  • 江南寄所知周仆射
    曾陪公子醉西园,岘首碑前事懒言。世乱共嗟王粲老,时危俱受信陵恩。潮怜把醆吟江徼,雨忆凭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