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虞俦
2025-07-21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

宋代  虞俦  

偶从野叟问耕桑,说到春来日日忙。
老尽吾蚕桑自绿,化残胡蝶麦犹黄。
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
天上何人调玉烛,但知击壤乐时康。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翻译及注释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农在春天的忙碌景象,表达了农耕劳作的辛勤和对丰收的期盼。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偶从野叟问耕桑,
说到春来日日忙。
老尽吾蚕桑自绿,
化残胡蝶麦犹黄。
迎梅已过三旬雨,
秧稻初齐五月凉。
天上何人调玉烛,
但知击壤乐时康。

这首诗以野叟(农民)的口吻,表达了农民在春天农忙时的心情和经历。首先,诗人向野叟请教农耕的事情,野叟告诉他春天是农民最忙碌的季节。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种植桑蚕和麦子的情景。桑蚕已经全部吃光了叶子,桑树变得绿油油的;而麦子虽然已经收割,但仍然留下了金黄的秸秆。诗中的这种对比,展现了农耕劳作的辛苦和艰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春天的雨水对农作物的滋润。三旬的春雨已经过去,梅花也已迎来春天,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秧苗和稻谷也开始生长,五月的天气渐渐凉爽,为农民劳作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上的神仙或者官员调控自然的想象。他不知道是谁掌管着玉烛,但他相信只要农民们努力击打犁耕土地,就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和快乐。这里的“击壤乐时康”寄托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忙时的景象,表达了农民对辛勤劳作所带来的丰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丰收的热切期盼,同时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肯定。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情感打动着读者,让人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希望。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拼音读音参考

wǔ yuè sì rì guò xī shān dào yuàn tián jiān jì lǎo nóng yǔ
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

ǒu cóng yě sǒu wèn gēng sāng, shuō dào chūn lái rì rì máng.
偶从野叟问耕桑,说到春来日日忙。
lǎo jǐn wú cán sāng zì lǜ, huà cán hú dié mài yóu huáng.
老尽吾蚕桑自绿,化残胡蝶麦犹黄。
yíng méi yǐ guò sān xún yǔ, yāng dào chū qí wǔ yuè liáng.
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
tiān shàng hé rén diào yù zhú, dàn zhī jī rǎng lè shí kāng.
天上何人调玉烛,但知击壤乐时康。


相关内容11: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木犀晚来盛开寄吴守

论诗寄硕父五首

论诗寄硕父五首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野市穿残路接溪,败船糜索两相依。居人欲渡频回首,客子将行屡揽衣。...
  • 叠蒙林子长和章愈索愈奇未敢遽竖降旗犹能背
    诗情引上碧天高,侍史毋辞走送劳。栗里正思陶靖节,愚溪不数柳仪曹。只惭同队疎头角,莫恋樊笼损......
  • 立春日雪
    古候农祥恰正晨,一天遽有散花人。飘扬柳絮犹疑早,点缀梅花欲乱真。但爱千峰如立鹄,谁怜百结有......
  • 赋芍药
    纷纷时世妆,争欲媚韶光。正值三春暮,能教一国狂。妖娆欺酒圣,豪丽僣花王。不料东风恶,飘零亦......
  •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脱粟粗供朝暮餐,也求鱼菜强充盘。鱼今绝市菜无有,欲问居人啖马兰。...
  • 呈宜之兄八首
    兄昔守清江,弟亦官白下。檄书几经过,铃合奉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