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董伯和竹溪寓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9-06

董伯和竹溪寓居

宋代  陈著  

三井西边雨亩坡,与云盘礴傲羲娥。
危时自说升平话,险地今为安乐窝。
鱼鳖收溪供草酌,竹松临户当花窠。
故园台榭姑苏问,万事从来蚁一柯。

董伯和竹溪寓居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董伯和竹溪寓居翻译及注释

《董伯和竹溪寓居》是宋代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董伯和竹溪寓居,
朝代:宋代,
作者:陈著。
内容:三井西边雨亩坡,
与云盘礴傲羲娥。
危时自说升平话,
险地今为安乐窝。
鱼鳖收溪供草酌,
竹松临户当花窠。
故园台榭姑苏问,
万事从来蚁一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居住在竹溪旁的人,名叫董伯。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董伯的心境,表达了对宁静安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董伯居住在竹溪旁的房屋里,周围是三个水井和一片雨水灌溉的坡地。云彩飘浮,山势险峻。然而,董伯在这个危险的环境中自得其乐,平静地谈论着升平之事。现在,这个原本危险的地方已经成为他的安乐窝。他养鱼捕鳖,靠溪水供养茂盛的草木,竹松丛生的院子就像花园一样。尽管身处他乡,他仍然思念故园,希望家乡的朋友们能到苏州来看望他。董伯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境遇,表达了他对宁静、安乐和人情淡泊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心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中的竹溪、雨亩坡、云彩、鱼鳖、竹松等意象,都与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融合,表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董伯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对于升平和平淡的生活充满了感慨。他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物质生活和名利功成的淡泊态度。同时,他对故园的思念也体现了人情之间的真挚情感。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了对平静宁和生活的向往,并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境界。

这首诗词展示了陈著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观察,以及对宁静和平淡生活的追求。它通过简洁而细腻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一种静心凝思、舒适惬意的感受。同时,这首诗词也呼应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氛围。

董伯和竹溪寓居拼音读音参考

dǒng bó hé zhú xī yù jū
董伯和竹溪寓居

sān jǐng xī biān yǔ mǔ pō, yǔ yún pán bó ào xī é.
三井西边雨亩坡,与云盘礴傲羲娥。
wēi shí zì shuō shēng píng huà, xiǎn dì jīn wèi ān lè wō.
危时自说升平话,险地今为安乐窝。
yú biē shōu xī gōng cǎo zhuó, zhú sōng lín hù dāng huā kē.
鱼鳖收溪供草酌,竹松临户当花窠。
gù yuán tái xiè gū sū wèn, wàn shì cóng lái yǐ yī kē.
故园台榭姑苏问,万事从来蚁一柯。


相关内容11:

悼出童尚质二首

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

次韵似前人

到西山怀赵景文似诸孤

次弟观为陈子得纳妇别李亲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吴竹修寄泽南洲韵
    君客蓬堧偶滞留,我寻菊伴枉经由。翠微轻失相逢笑,白发堪禁几别愁。只为交情如管鲍,未能忘物似......
  • 次韵达观弟送法椿长老入杭
    与师交际狎,弟后我居前。久憩上方阁,忽登西浙船。翩然如过鹤,听不到啼鹃。心契无千里,诗盟终......
  • 怜猫示内
    黑花一衔蝉,畜之今几年。捕攫奔走捷,巧黠乃其天。一脔亦割啗,分与眠席眠。迩来主人出,出久厨......
  • 长儿深生日集经语示之二首
    惟友于兄弟,惟顺于父母。无忝尔所生,造端乎夫妇。...
  • 送丹山主者周东隐
    飞来峰头飞铁锡,一坐八载丹霞岑。山林成阴饕眼浅,议论近古咻机深。白云泊对不留迹,明月行空是......
  • 次韵弟观田蚕即事
    诗礼虽传世,农桑不离门。梅天缫雪屋,秧雨种云村。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愿言同井乐,无怨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