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兴安道中雪晴见群山偶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廌
2025-07-24

兴安道中雪晴见群山偶成

宋代  李廌  

关山千里涌银涛,晚日烘云欲动摇。
滕六自知迁客近,前驱一洗瘴烟消。

兴安道中雪晴见群山偶成作者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兴安道中雪晴见群山偶成翻译及注释

《兴安道中雪晴见群山偶成》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雪晴景象,以及作者在山间的感慨和体验。

诗意:
这首诗以兴安道为背景,描述了一幅银装素裹的雪景。关山千里间银白的雪浪如潮水般涌动,而晚霞将云彩映照得彷佛欲动摇。诗人滕六自知身为迁徙的游子,离家已近,他带领着前驱们穿越了瘴烟弥漫的险阻,如今却在这片雪晴之中洗净了征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感受和思考。关山千里的银波形成了壮丽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晚霞烘托出一幅将要动摇的画面,给人以变幻和不安的感觉。而诗人滕六自身的境遇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瘴烟的阻隔也已被洗净,身心得到了净化和放松。诗人通过雪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归途的向往和对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平静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征途的思索。雪景的美丽和纯洁与诗人滕六的身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旅途中的辛酸和追求。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境遇相结合,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

兴安道中雪晴见群山偶成拼音读音参考

xīng ān dào zhōng xuě qíng jiàn qún shān ǒu chéng
兴安道中雪晴见群山偶成

guān shān qiān lǐ yǒng yín tāo, wǎn rì hōng yún yù dòng yáo.
关山千里涌银涛,晚日烘云欲动摇。
téng liù zì zhī qiān kè jìn, qián qū yī xǐ zhàng yān xiāo.
滕六自知迁客近,前驱一洗瘴烟消。


相关内容11:

和王子安至日三首

启母庙

春日即事九首

和魏衍三日二首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
    造物虽茫茫,至人自嚣嚣。虽稽具瞻意,欲全千仞高。富贵一敝屣,功名两鸿毛。独知退为乐,可怜夸......
  •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诗翁诗思与春争,落笔风雷纸上生。雪棘满颐心尚壮,君看岩电射人明。...
  • 阮步兵庙
    千龄一丘垅,谁复记主名。苾芬百世祠,贤哉阮步兵。庙旁故墟里,竹林蔽郊垧。裔孙仍南北,胡能师......
  • 城南寓居
    游子暮何归,韦杜城南村。秋水深可测,挽衣踏行云。道暗失归处,栖鸟故不喧。牛羊闭篱落,稚子犹......
  • 秋菊
    春花富红紫,黄菊与秋宜。风劲幽香怯,露曦寒艳滋。孤标虽独步,呈秀此何迟。欲待群芳歇,专荣占......
  • 登城楼
    城郭春容晚,因行可当游。飞来双蛱蝶,目尽一浮鸥。峡嶮山将合,江平水郤流。同来端兴尽,且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