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12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宋代  李弥逊  

昭亭高隐倦淹留,归驭飘然下士洲。
我亦半生随泛宅,故园空忆洞庭秋。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翻译及注释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昭亭高隐倦淹留。
归驭飘然下士洲,
我亦半生随泛宅,
故园空忆洞庭秋。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弥逊送别昭亭李道士返回闽地的作品。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和对故园的追忆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李道士离开昭亭,返回闽地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昭亭高隐倦淹留”,表达了昭亭高隐的情感疲惫和不舍之情。昭亭作为一处隐居之地,给人以宁静和遁世之感,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时光,与李道士形成了深厚的情谊。第二句“归驭飘然下士洲”,描绘了李道士离开昭亭的场景,形容他驾驭船只顺流而下,离开了士洲。这里的“归驭”一词,既表达了李道士的归乡之意,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故乡的向往之情。接下来的两句“我亦半生随泛宅,故园空忆洞庭秋”,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回忆之情。诗人在这里借用了洞庭湖的景象,将故园与湖的秋景相联系,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渴望回归的情感,展现了对离别和归乡的深入思考。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āo tíng lǐ dào shì guī mǐn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zhāo tíng gāo yǐn juàn yān liú, guī yù piāo rán xià shì zhōu.
昭亭高隐倦淹留,归驭飘然下士洲。
wǒ yì bàn shēng suí fàn zhái, gù yuán kōng yì dòng tíng qiū.
我亦半生随泛宅,故园空忆洞庭秋。


相关内容11:

和李梁溪春雪韵二首

再和久旱望雨韵

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

雨中登北楼

山门晚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次前韵二首
    琢磨佳句敌离骚,赖得朋来漉酒陶。时遣纡余资卓牵,更将华妙济雄豪。阁临巨浸南溟近,帘捲晴空北......
  • 再和
    人言不饮酒,神形不相亲。我云不游山,足挛不可伸。径须向泉石,抖擞人我尘。况复山林姿,岂类轩......
  • 寒梅上李舍人
    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竹间忽破一枝梅,对月嫣然耿寒水。吟诗索酒满高堂,穿帘的皪射......
  • 邂逅宇文
    闽山去天余尺五,渔浦撼舟滨九死。临水登山万里来,却向春围饮墨水。白云目断无飞翰,夜将剑铗於......
  • 题梅斋
    江边芦苇风飕飕,东君一点破寒愁。窗间疏影横春瘦,枕上冷香寻梦幽。夜半竹折惊残雪,醉起捲帘千......
  • 群玉五咏·浮金峰
    浮金峰佳气,不挂凡子目。高人有馀清,别墅广新筑。有怀鸿雁行,风月伴幽独。还为稻粱谋,去傍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