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栻
2025-09-08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宋代  张栻  

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鞭穷。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作者简介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翻译及注释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以及对襄阳地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潦雨弥旬月,
予方念鞭穷。
子行何草草,
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
江山今昔同。
未须登岘首,
先合拜隆中。

中文译文:
连绵的细雨已经下了十余天,
我心中仍然念念不忘边疆的征程。
你匆匆忙忙地启程,
告别的话语匆匆而去。
汉沔地区的英勇灵魂仍然在,
江山的景色如今与过去一样。
不需要登上岘首的高山,
我们先一同向隆中致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思念之情,并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祝福之意。

首句“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鞭穷”,通过描绘连绵的细雨,诗人抒发了离别时的忧愁和无奈之情。他内心深深地思念着即将离去的朋友,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边疆征程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表达了离别时的匆忙和别离的悲伤。诗人对于朋友急促启程的行为表示疑惑,同时也感叹别离时的话语匆匆而去,无法尽情表达内心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表达了对襄阳地区历史和英勇人物的赞美。诗人提到汉沔,指的是襄阳地区,称赞这个地方孕育了许多英勇的人物,并表示对这片土地的景色和历史的珍视。

最后两句“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和离别的思考。诗人表示不需要登上高山来表达离别之情,而是先一同向隆中致以最真挚的祝福和告别。这里的隆中指的是襄阳地区的另一个名称,也象征着友谊和团结。

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细雨、匆忙的离别和对襄阳地区的景色和历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行者的祝福。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递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友谊的珍重。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拼音读音参考

mò zhí zhī guān xiāng yáng liǎng shī yǐ sòng zhī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lǎo yǔ mí xún yuè, yǔ fāng niàn biān qióng.
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鞭穷。
zi xíng hé cǎo cǎo, bié yǔ yòu cōng cōng.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hàn miǎn yīng líng zài, jiāng shān jīn xī tóng.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wèi xū dēng xiàn shǒu, xiān hé bài lóng zhōng.
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


相关内容11: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

和友人梦游四山

送八兄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四月四日饮吴仲立家海桐花下吴伯承以事不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
    公憎孔壬面,怪石乃寓目。夜堂发深藏,林立惊满屋。我亦苦嗜此,一见下风伏。何当载而归,妙策三......
  • 过宋呈曾公冕
    团栾枣熟官焙奇,浇我清秋雁鹜池。绝闻人说宋城令,真是南丰仆射儿。...
  • 坟庵枕上追怆赋此
    秋气恻恻侵户牖,霜林风过犹余音。八年泪湿龙塘土,展转不眠中夜心。...
  •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平时兄弟间,未省别离味。别时已不堪,别后何由慰。...
  • 初食荔枝
    照水依山只自奇,晞风沐雨借光辉。冰肌不受红尘涴,赪颊从教酒晕肥。...
  • 田舍
    竹叶带晓露,茅檐起炊烟。蛩吟枯草根,犬吠坏垣边。田家亦何营,生理固足怜。风霜摧我稼,稂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