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高士坊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巩
2025-09-10

过高士坊

宋代  曾巩  

一亩萧然绝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
功名晚更为余事,灾异初尝出至言。
郡阁已空徐孺榻,里人犹识郑公门。
斯文未丧如繇我,后代当知李仲元。

过高士坊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过高士坊翻译及注释

《过高士坊》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亩田地寂寥无人声,世上的喧嚣无法抵挡我的忧愁。才名功业已经不重要,我开始体悟到灾难和奇异的言辞。郡阁已经空无一人,徐孺的床榻也无人居住。但乡里的人们还记得郑公的门庭。我尚未失去我的文人风范,后世应当知晓李仲元的才华。

诗意:
《过高士坊》表达了曾巩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描述了他身处一片寂静的田地,与喧嚣的世界相隔绝,而在这寂寥中,他开始反思功名利禄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灾难和奇异现象所传递的深刻言辞。他感叹时光荏苒,官府已空无一人,连徐孺这样的贤士的床榻也无人居住。然而,虽然他的功名已经不重要,但乡里的人们还是记得他的门庭,他仍然保持着他的文人风范。最后,诗人预言后世应当会知晓李仲元的才华,抒发了对文化传承的希望和自身价值的肯定。

赏析:
《过高士坊》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一亩田地和寂寥无人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通过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认识到功名已经不再重要,而更加关注那些传递深刻言辞的灾难和奇异现象。诗人对徐孺和郑公的提及,暗示了他们作为贤士的境遇和价值的转变,凸显了时光荏苒和世事变迁的主题。最后,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和对后世的预言,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希望。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出诗人对人生和时代变迁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知性和情感的融合。

过高士坊拼音读音参考

guò gāo shì fāng
过高士坊

yī mǔ xiāo rán jué shì xuān, kàng huái nà kěn jiù lóng fán.
一亩萧然绝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
gōng míng wǎn gèng wéi yú shì, zāi yì chū cháng chū zhì yán.
功名晚更为余事,灾异初尝出至言。
jùn gé yǐ kōng xú rú tà, lǐ rén yóu shí zhèng gōng mén.
郡阁已空徐孺榻,里人犹识郑公门。
sī wén wèi sàng rú yáo wǒ, hòu dài dāng zhī lǐ zhòng yuán.
斯文未丧如繇我,后代当知李仲元。


相关内容11:

山水屏

题宝月大师法喜堂

东湖晚眺

桃李花

山阳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答还卷
    屈宋功成道不传,后来鸡犬各登仙。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
  • 盆池
    环环清泚旱犹深,炳炳芙蓉近可寻。苍壁巧藏天影入,翠奁微带藓良侵。能供水石三秋兴,不负江湖万......
  • 羁游
    粗饭寒齏且自如,欲将吾道付樵渔。羁游事事情怀恶,贫病年年故旧疏。自古幸容元容醉,凡今谁喜子......
  • 北池小会
    笑语从容酒慢巡,笙歌随赏北池春。波间镂槛花迷眼,沙际朱桥柳拂人。金缕暗移泉溜急,银簧相合鸟......
  • 寄孙正之
    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能举丘山惟笔力,可摩云日是风标。诗篇缀缉应千首,学术窥寻岂......
  •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
    麻姑之路摩青天,苍苔白石松风寒。峭壁直上无攀援,悬磴十步九屈盘。上有锦绣百顷之平田,山中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