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对雪和因老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22

对雪和因老韵

宋代  王之道  

谏陛何人正伏蒲,将坛无事且投壶。
因观雪曲词争胜,便觉诗邻势不孤。
警雁王师方入蔡,赠梅边使欲离吴。
可怜鼠辈殊轻敌,乃敢堂堂捋虎须。

对雪和因老韵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对雪和因老韵翻译及注释

《对雪和因老韵》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以观雪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自身创作的自省。

诗中,诗人首先谏诤提醒朝廷的人,不要沉迷于享乐,应该担负起责任,治理国家。他以“将坛无事且投壶”来形容朝廷官员们游玩享乐的态度,暗示他们应当转变心态,关注国家大事。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观赏雪景时,听到曲词的声音争相竞胜,感叹自己的诗作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诗人的作品相互呼应,相互影响。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自省,意识到自己的诗作需要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与他人的创作相互交融。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他提到“警雁王师方入蔡”,暗示边疆有战事发生,王师奔赴前线。他还提到自己要离开吴国,送别边境使者,这表明他对时局的不安和对战乱的忧虑。

最后两句“可怜鼠辈殊轻敌,乃敢堂堂捋虎须”,诗人以“鼠辈”来形容自己,表示自己微不足道、力量微弱,却敢于直面强大的敌人。这里的“捋虎须”意味着大胆挑战强权,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和坚毅。

整首诗以观雪为引子,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和时局的关切,以及对自身诗作的思考和自省。通过雪景的意象,诗人传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时代精神的思考,展示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对自身创作的自我要求。

对雪和因老韵拼音读音参考

duì xuě hé yīn lǎo yùn
对雪和因老韵

jiàn bì hé rén zhèng fú pú, jiāng tán wú shì qiě tóu hú.
谏陛何人正伏蒲,将坛无事且投壶。
yīn guān xuě qū cí zhēng shèng, biàn jué shī lín shì bù gū.
因观雪曲词争胜,便觉诗邻势不孤。
jǐng yàn wáng shī fāng rù cài, zèng méi biān shǐ yù lí wú.
警雁王师方入蔡,赠梅边使欲离吴。
kě lián shǔ bèi shū qīng dí, nǎi gǎn táng táng luō hǔ xū.
可怜鼠辈殊轻敌,乃敢堂堂捋虎须。


相关内容11:

閒居

和孔纯老归自属邑三首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追和东坡倦夜一首

龙门呈心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田间夜归有作示王觉民二首
    风云踪迹付扁舟,水竹生涯寄一丘。世故举同鸡抱鸭,物情无怪马生牛。百年半向愁中老,万事常从酒......
  • 和张序臣合肥驿中诗
    橐皋何处合肥东,知有诗翁杖履中。鲁会一时归寂寞,吴吟千载发清雄。湖山照碧朦胧日,鞍马欺寒料......
  • 次韵赵积中慈湖即事
    江南七月旱不雨,捲地风霾翳寰宇。夷门先生有底忙,车马东游亦良苦。...
  • 含山驿中
    日暖风轻昼睡余,海棠娇褪玉肌肤。杨花也似知人意,来趁飞红入座隅。...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春到花梢一点红,吹嘘应谢晓来风。南国缭绕城边路,无限诗情杖履中。...
  •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乱插黄花趁节宜,年华休向镜中悲。已知和气回春谷,横管临风更一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