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上金陵章侍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过
2025-07-24

上金陵章侍郎

宋代  刘过  

龙虎东西两踞盘,帝教弹压此山川。
风行魏蜀三分国,浪静江淮万里天。
半壁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
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

上金陵章侍郎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上金陵章侍郎翻译及注释

上金陵章侍郎

龙虎东西两踞盘,
帝教弹压此山川。
风行魏蜀三分国,
浪静江淮万里天。

半壁旌旗佳丽地,
十州鼓角郁葱边。
便当击楫中流誓,
莫使鞭为祖逖先。

【译文】
在金陵,章侍郎表达了他的思考:

龙和虎在东西两侧蜿蜒盘旋,
皇帝的教化压迫着这片山川。
风传说魏国、蜀国和我们,三个分立的国家,
江淮之间万里天空宁静无波。

半壁江山旌旗飘扬,这片美丽的土地,
十个州的鼓声和号角声边界蓬勃生长。
我们应当在船行中击楫,发下誓言,
决不让鞭子成为祖逖先生的遗憾。

【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过的作品,他以《上金陵章侍郎》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自身使命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东西两侧蜿蜒盘旋的龙和虎,以及帝教弹压山川的景象,展现了国家的动荡和压迫。诗人提到了魏蜀两国与金陵的关系,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忧虑。

然而,诗中转折出现了江淮间的宁静和万里天空的安宁,似乎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的期盼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半壁江山的旌旗飘扬,十州的鼓角声边界蓬勃生长,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边疆的活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信念,他在船行中击楫发誓,决不让鞭子成为祖逖先生的遗憾。这里的鞭子可能象征着失败或屈辱,诗人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防止历史重演,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作出贡献。

整首诗描绘了国家的动荡与统一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的责任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为国家奋斗的决心。

上金陵章侍郎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jīn líng zhāng shì láng
上金陵章侍郎

lóng hǔ dōng xī liǎng jù pán, dì jiào tán yā cǐ shān chuān.
龙虎东西两踞盘,帝教弹压此山川。
fēng xíng wèi shǔ sān fēn guó, làng jìng jiāng huái wàn lǐ tiān.
风行魏蜀三分国,浪静江淮万里天。
bàn bì jīng qí jiā lì dì, shí zhōu gǔ jiǎo yù cōng biān.
半壁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
biàn dāng jī jí zhōng liú shì, mò shǐ biān wèi zǔ tì xiān.
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


相关内容11:

役诚斋

金缕曲/贺新郎

三高祠

宿游伯均裕斋夜无蚊蚋熟寐达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自然足轩
    有竹芜生不费锄,亭亭楚玉影癯癯。风师自是识人意,何用纵横十万夫。...
  • 百字令/念奴娇
    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
  • 和韩羲仲主簿古岩韵
    君不见版筑当年胥靡徒,貌象忽与帝梦符。卧龙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惮三顾庐。又不见形模苦遭妇女笑......
  • 潭溪钓者
    踞坐鱼矶上,无心同狎鸥。敲针漫劳力,故尔投直鉤。...
  • 归朝歌
    最是一人称好处。昨日小春留得住。梅花信信望东风,须待公归香满路。年时今已度。长是巴山深夜雨......
  • 谒金门
    娇点点。困倚春光欲软。 滴尽守宫难可染。浓欺红烛艳。 寂寂露珠啼脸。翠袖不禁风飐。 芳径相逢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