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元干
2025-09-09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宋代  张元干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群凶未葅醢,吾合老江波。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作者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翻译及注释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是宋代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中文译文:
贼马环京洛,
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
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
谁谋弃两河。
群凶未葅醢,
吾合老江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对当时乱世局势的感慨和忧虑。

诗首写道:“贼马环京洛”,形容贼寇四处侵扰,使得京洛(指京城和洛阳)周围的地区充满了战乱和不安。接着,诗中提到“朝廷尚议和”,表明朝廷正在讨论和谈的问题,显示出和平的期望。

然而,“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作者听到战乱的消息,感到心痛和愤恨。他对于人们纷纷投身战争,参与杀戮感到痛恨,因为他深知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和苦难。

接下来的两句“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表达了作者最初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保护三镇(指北方的三个重要军事要地),而不愿放弃两河(指黄河和淮河流域)的愿望。这里反映出作者对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渴望。

最后两句“群凶未葅醢,吾合老江波”,表明当时的乱世局势下,仇恨尚未平息,作者表示自己愿意继续留在江波之地,守护家园,与时俱老。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乱世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乱和杀戮的痛恨。通过对当时时局的观察和思考,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一、和平安宁的渴望,并表明了自己守护家园的决心。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拼音读音参考

gǎn shì sì shǒu bǐng wǔ dōng huái shàng zuò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zéi mǎ huán jīng luò, cháo tíng shàng yì hé.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shāng xīn wén xùn dì, tòng hèn jìng tóu gē.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shǐ wàng quán sān zhèn, shuí móu qì liǎng hé.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qún xiōng wèi zū hǎi, wú hé lǎo jiāng bō.
群凶未葅醢,吾合老江波。


相关内容11:

冬夜书怀呈富枢密

代上折枢彦质生朝二首

书事

闻邻舟琵琶

奉送晁伯南归金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圆通秀禅师送逊公首座赴明水请
    卷衲和云离五老,派分三峡济临川。兴波作浪从风鼓,莫学世流空度缘。...
  • 句
    天上佳招飞鸑鷟,人间春色到蔓菁。...
  • 次韵重令升四咏·玉泉
    至宝何年伏九渊,飞空散作玉声琤。那知夜半腾朝采,会见长虹属太清。...
  • 范才元道中杂兴
    君家鼻祖大范老,气压贺兰威凤鸣。文采风流今未泯,耳孙胸次似冰清。...
  • 寄婺州欧卿德孺
    醉翁遗迹遍江湖,何事东游不到吴。遂使山川有遗恨,却看孙子步清涂。沈郎带减传千古,婺女星高近......
  • 金秀轩诗
    金秀皆垂颖,山园特有光。牵牛高晕碧,滴露小匀黄。老读离骚传,儿寻急就章。杜门观化物,吾得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