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毕竟名从有处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6

毕竟名从有处生

宋代  辛弃疾  

人言大道本强名,毕竟名从有处生
昭氏鼓瑟谁解听,亦无亏处亦无成。

毕竟名从有处生翻译及注释

诗词《偶题》是宋代辛弃疾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说大道本来强大,但名声终究源自某处。昭氏鼓着古琴,谁能领悟?无论是失去,还是得到,都没有损失。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人们对于名声和成就的追求。辛弃疾认为,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成就与名声是至关重要的,但实际上,名声只是源自某种外在的因素,而本质上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他以昭氏鼓瑟的形象来表达这一思想,暗示着在名利面前,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和真谛。

赏析:
1. 对名声和成就的质疑:辛弃疾在诗中通过反问的方式,暗示了他对人们对名声和成就的过度追求的质疑。他认为名声只是外在的表象,不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2. 昭氏鼓瑟的隐喻:辛弃疾以昭氏鼓瑟的形象来表达他对于真正理解名利的人的渴望。昭氏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琴师,她在鼓瑟时能够领悟琴音中的深意。辛弃疾希望有人能够像昭氏一样,在名利的追逐中保持清醒,真正理解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3. 无论得失的超越:辛弃疾在最后一句诗中表达了对得与失的超越。他认为,无论是失去名声还是得到名声,都没有损失,也没有真正的成就。这种超越乃是对功利心态的一种反思,呼唤人们超越名利的追求,寻找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诗词《偶题》通过对名声和成就的思考,以及对真正理解其中价值的渴望,表达了辛弃疾对功利心态的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和价值观的高度关注。

毕竟名从有处生拼音读音参考

ǒu tí
偶题

rén yán dà dào běn qiáng míng, bì jìng míng cóng yǒu chǔ shēng.
人言大道本强名,毕竟名从有处生。
zhāo shì gǔ sè shuí jiě tīng, yì wú kuī chù yì wú chéng.
昭氏鼓瑟谁解听,亦无亏处亦无成。


相关内容11:

遗恨归砭剂

尚疑惊著汝

悲深意颠倒

痛深肠已绝

泪尽眼欲枯


相关热词搜索:毕竟名从有处生
热文观察...
  • 汝方游浩荡
    泪尽眼欲枯,痛深肠已绝。汝方游浩荡,万里挟雄铁。...
  • 万里挟雄铁
    泪尽眼欲枯,痛深肠已绝。汝方游浩荡,万里挟雄铁。...
  • 中堂与曲室
    中堂与曲室,闻汝啼哭声。汝父与汝母,何处可坐行。...
  • 人言大道本强名
    人言大道本强名,毕竟名从有处生。昭氏鼓瑟谁解听,亦无亏处亦无成。...
  • 读书学剑两无成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 却得少年耽酒力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