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祜
2025-07-15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

唐代  张祜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作者简介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翻译及注释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是张祜创作的唐代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夜之间,梅花的笛声飘扬,
寒冷的沙地上,晴朗的窗户中,月光辉煌。
北风吹散了悲凉的音符,它们飘向何处?
高高地升入塞外的云层,燕子和雁鸟稀少。

诗意: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描绘了塞外的边陲景色和壮丽的大漠之音。诗人通过梅花的笛声、寒冷的沙地、晴朗的窗户和月光的辉煌,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壮美的氛围。北风吹散了笛声,使其逐渐消散,而高高升入云层的音符,只有零星的燕子和雁鸟飞过,显示出边塞的荒凉和寂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笔触刻画了塞外的凄美景色,展示了张祜对大漠边疆的深情和思考。以下是对诗词的赏析:

首句"一夜梅花笛里飞"描绘了笛声如梅花一般,在寂静的夜晚飞扬。这里,梅花的形象被用来隐喻笛声的高洁和纯净。

接着,诗人描述了冷沙和晴槛,形容了沙地的寒冷和窗户的晴朗。这种对冷与晴的形容,增强了整个诗词的反差感,突出了大漠的荒凉与辽阔。

下一句"北风吹尽向何处"表达了北风吹散了笛声,使其消散在无边的辽阔之地。北风的寒冷和无情,与悲凉的笛声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最后一句"高入塞云燕雁稀"揭示了笛声升入高空,只有零星的燕子和雁鸟飞过。这种景象衬托出边塞的荒凉和寂寥,诗人用极简的词语描绘出一幅凄美的画面。

整首诗词以凄清、寂寥的笛声为线索,通过对塞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边疆的思念和对繁华之地的追忆。它展示了诗人对大漠边塞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邃而壮美的情感。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拼音读音参考

sāi shàng wén dí yī zuò dǒng jiā dí
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

yī yè méi huā dí lǐ fēi, lěng shā qíng kǎn yuè guāng huī.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běi fēng chuī jǐn xiàng hé chǔ, gāo rù sāi yún yàn yàn xī.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相关内容11:

别刘秀才(一作留别裴秀才)

东归道中二首

览故人题僧院诗

题赠平泉韦征君拾遗

赋得浊水求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村舍二首
    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
  • 赠桐乡丞
    舟触长松岸势回,潺湲一夜绕亭台。若教靖节先生见,不肯更吟归去来。...
  • 李给事中敏二首
    一章缄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风。元礼去归缑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
  • 雨中作
    贱子本幽慵,多为隽贤侮。得州荒僻中,更值连江雨。一褐拥秋寒,小窗侵竹坞。浊醪气色严,皤腹瓶......
  • 途中一绝
    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尘痕拂渐难。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
  • 赠赵协律皙
    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