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兵部任畹郎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陈陶
2025-09-07

寄兵部任畹郎中

唐代  陈陶  

叙事  长诗  战争  忧国忧民  爱国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昆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
好向昌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

寄兵部任畹郎中作者简介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寄兵部任畹郎中翻译及注释

《寄兵部任畹郎中》是陈陶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平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常常回忆剑浦的生活,已经度过十二个春天。
昆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年岁已经长大,成为一座封建学府的器物,而涧松还是如同薜萝一般。
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
虽然我出自南方橘柚之地,但总是感到自愧不如北方的魁罡。
好向昌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
我渴望把自己的才华推荐给昌时,不要让我沦为千古哀悼的对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平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叹。诗人陈陶在这首诗中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在剑浦度过的时光,十二个春天已经过去了。他把自己的生命比喻为一座封建学府里的器物,而他自己还是如同薜萝一般普通。诗人虽然出自南方的寒柚之地,但是总是觉得自己远不如北方的魁罡。他渴望把自己的才华推荐给昌时,不愿沦为千古哀悼的对象。

整首诗情绪悲凉,充满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展现了对人生的终极追求和自身的无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凡人境遇的无奈和对于人生命运不可掌控的思考。在才华横溢的人生岁月里,他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够被世人所承认和传颂,而不愿沦为千古遗忘的存在。整首诗的结构简练,用字简约而富有画面感,诗意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反思的空间。

寄兵部任畹郎中拼音读音参考

jì bīng bù rèn wǎn láng zhōng
寄兵部任畹郎中

cháng sī jiàn pǔ yuè qīng chén, dòu kòu huā hóng shí èr chūn.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kūn yù yǐ chéng láng miào qì,
昆玉已成廊庙器,
jiàn sōng yóu shì bì luó shēn.
涧松犹是薜萝身。
suī tóng jú yòu yī nán tǔ, zhōng kuì kuí gāng jìn běi chén.
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
hǎo xiàng chāng shí jiàn yí yì, mò jiào qiān gǔ diào líng jūn.
好向昌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


相关内容11:

寄梁先辈

听郑羽人弹琴

早春左省寓直

送欧阳太监游庐山

采桑女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
    自别吾师后,风骚道甚孤。雪霜侵鬓发,音信隔江湖。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向公期尽节,多病怕......
  • 感兴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
  • 送李骑曹之武宁(一作送威武李骑曹之灵武宁省)
    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新鸿引寒色,回日满......
  • 赋诗
    君为河边草,逢春心剩生。妾如台上镜,得照始分明。...
  • 送石秀才
    正是叹羁游,知音拜楚侯。何须辞远道,自可乐扁舟。倚棹江洲雨,闻猿岛岫秋。谢家山水兴,终日待......
  • 和致仕张尚书新创道院
    梓泽成新致,金丹有旧情。挂冠朝睡足,隐几暮江清。药圃分轻绿,松窗起细声。养高宁厌病,默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