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杨主簿日本扇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9

杨主簿日本扇

宋代  苏辙  

扇従日本来,风非日本风。
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従。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杨主簿日本扇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杨主簿日本扇翻译及注释

《杨主簿日本扇》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扇子是从日本传来的,风却不是日本的风。
风并非来自扇子,问风的本源何处。
风也不自知,应该问天空。
空若是风的出口,它与其他物体同在。
同样的物体怎能是空的本性,它不是风的宗旨。
只是手持日本扇,风却源源不断。

这首诗词通过对扇子和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风的本质与来历的思考。诗词中提到扇子是从日本传来的,但风却并非来自扇子,作者追问风的真正来源。作者认为风也不自知,因此提出应该向天空寻求答案。诗中引入了“空”和“物”的概念,作者认为空并非风的本性,物体也不是风的宗旨。最后,作者以持有日本扇的形象来强调风的无穷源泉,暗示了风的神秘与无穷之处。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 对风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风的追问,探索风的本质与来源,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与探索欲望。作者虽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但通过对风的描绘和对风的质问,展示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思考力。

2. 对空与物的思辨:诗中引入了“空”和“物”的概念,探讨了它们与风的关系。作者认为空并非风的本性,物体也不是风的宗旨,表达了对事物本质和存在意义的思考。这种思辨性的表达使诗词具有哲学性的意味。

3. 对日本扇的象征:诗中提到扇子是日本传来的,持有日本扇象征着风源的无穷。这种象征意味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文化交流和传承的思考,以及对于日本文化中所蕴含的美与神秘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风、空与物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索与追问,同时表达了对日本文化及其传统艺术的赞美。

杨主簿日本扇拼音读音参考

yáng zhǔ bù rì běn shàn
杨主簿日本扇

shàn cóng rì běn lái, fēng fēi rì běn fēng.
扇従日本来,风非日本风。
fēng fēi shàn zhōng chū, wèn fēng běn hé cóng.
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従。
fēng yì bù zì zhī, dāng fù wèn tài kōng.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kōng ruò shì fēng xué, jì zì yǔ wù tóng.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tóng wù qǐ kōng xìng, shì wù fēi fēng zōng.
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dàn zhí rì běn shàn, fēng lái zì wú qióng.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相关内容1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卢鸿草堂图

岁莫口号二绝

次韵刘敏殿丞送春

过王介同年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雷雨连年起卧龙,穆然台阁有清风。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俞本自公。松竹经霜俱不改,盐梅共鼎固......
  • 江州五咏 射蛟浦
    万骑巡游遍,千帆破浪轻。射蛟江水赤,教战越人惊。山转楼船影,岸催连弩声。祈招无为赋,酣寝尽......
  • 汲阳阻风
    钟陵距池阳,相望千里内。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孤篷面空山,朝食淡......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五次韵张君病起二首
    壮年得疾势能支,不废霜螫左手持。渐喜一杯留好客,未应五斗似当时。口中舌在时闻句,雪里心安不......
  • 江州五咏 庾楼
    元规情不薄,上客有殷生。夜半酒将罢,公来坐不惊。舞翻江月迥,谈落麈毛轻。尘世风流尽,高楼空......
  • 十一月一日作
    昼短图书看不了,夜长鼓角睡难堪。老怀骚屑谁为伴,心地空虚成妄谈。酒少不妨邻叟共,病多赖有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