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7-16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

宋代  汪元量  

受降城下草离离,寒食清明只自悲。
汉寝秦陵何处在,莺花无主雨如丝。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翻译及注释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州受降城下的草离离,
寒食和清明节只有我自己悲伤。
汉寝和秦陵在何处?
莺花无主,雨丝般纷飞。

译文:
在湖州受降城下,草地疏离离,
寒食节和清明节只有我自己感到悲伤。
汉朝的陵墓和秦朝的陵墓在何方?
莺花无人主,雨丝般纷纷飞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汪元量在湖州受降城下的景象。作者在寒食节和清明节时感到孤独和悲伤,没有人与他一同感受这样的节日氛围。他思考着汉朝和秦朝的陵墓所在之地,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最后,他描述了莺花无人主的情景,以及雨丝纷飞的景象,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湖州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寥和忧伤。作者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草地和雨丝,与人情的描绘相结合,形成了对比鲜明的意象。莺花无主的形象暗示了作者自身的孤独和无依,而雨丝纷飞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此外,诗中提到的寒食节和清明节也暗示了时节更替和人事消逝的主题。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又抒发了内心的孤独情感,给人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感受。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拼音读音参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shí èr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

shòu xiáng chéng xià cǎo lí lí, hán shí qīng míng zhǐ zì bēi.
受降城下草离离,寒食清明只自悲。
hàn qǐn qín líng hé chǔ zài, yīng huā wú zhǔ yǔ rú sī.
汉寝秦陵何处在,莺花无主雨如丝。


相关内容11:

入白水访刘致中昆仲

负暄

曲倚

湖州歌九十八首

明皇览镜妃子剪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湖州歌九十八首
    雪里天家赐炕羊,两壶九醖紫霞觞。三宫夜给千条烛,更赐高丽黑玉香。...
  • 寄巨山
    故人浮家槜李傍,为爱修竹分僧房。霏霏玉尘梦千里,剡剡银钩书数行。极知神潜鼻端白,祗恐喜动眉......
  • 黄彦达之衡山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穷腊冰霜千里客,此行何事更间关。永怀契阔徒酸鼻。无力吹嘘祗厚颜。铅椠一囊身计拙,烽烟匝地世......
  • 醉歌
    援兵不遣事堪哀,食肉权臣大不才。见说襄樊投拜了,千军万马过江来。...
  • 湖州歌九十八首
    三殿加餐强自宽,内家日日问平安。大元皇后来相探,特赐丝紬二百单。...
  • 潮
    江晚潮风应,萧萧百里秋。寒声初战峡,怒力暗移洲。卷岸舟航尽,涵空日月浮。吴儿轻逐利,亡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