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鉴止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19

鉴止亭

宋代  王之道  

扬波欲澄浊,孰若波暂停。
止波浊自澄,万象无逃形。
世人竟驰骛,方寸不得宁。
投閒幸一来,先生常独醒。

鉴止亭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鉴止亭翻译及注释

《鉴止亭》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鉴止亭
扬波欲澄浊,孰若波暂停。
止波浊自澄,万象无逃形。
世人竟驰骛,方寸不得宁。
投閒幸一来,先生常独醒。

中文译文:
观察止波的亭子,
波浪翻腾,欲将浑浊之物沉淀。
停住波浪,浑浊自然澄清,
世间万象皆无所藏。
世人奔波忙碌,
内心无法得到宁静。
偶然闲暇来到这里,
先生通常是清醒独醒的。

诗意:
这首诗词以鉴止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与人世繁忙之间的思考。诗中通过比喻波浪的澄清来暗示人们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波浪停下来后,浑浊的沉积物自然沉淀,万象无所遁形,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能够洞悉一切。然而,现实中的世人却忙于奔波,无法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静。只有偶尔投奔闲暇之地,才能让内心得到片刻的平静。而那位先生(可能指作者自己)则是时刻保持清醒的,意味着在繁忙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明晰和觉醒。

赏析:
《鉴止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间喧嚣与内心追求宁静的感悟。通过波浪的比喻,作者将内心的纷乱与外界的喧嚣相对照,使得诗词具有较强的对比效果。诗中的鉴止亭象征着内心的净化和觉醒之地,而世人的忙碌与驰骛则成为对比的对象。最后,作者通过先生常独醒的描述,强调了在繁忙的世界中保持内心清醒的重要性。整首诗抒发了对于内心宁静和觉醒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世界喧嚣与浮躁的反思,给人以思考和反省的空间。

鉴止亭拼音读音参考

jiàn zhǐ tíng
鉴止亭

yáng bō yù chéng zhuó, shú ruò bō zàn tíng.
扬波欲澄浊,孰若波暂停。
zhǐ bō zhuó zì chéng, wàn xiàng wú táo xíng.
止波浊自澄,万象无逃形。
shì rén jìng chí wù, fāng cùn bù dé níng.
世人竟驰骛,方寸不得宁。
tóu xián xìng yī lái, xiān shēng cháng dú xǐng.
投閒幸一来,先生常独醒。


相关内容11:

春日有感示魏定父

次韵沈次韩见赠

次韵慧上人见寄

次韵秦寿之题五祖

次韵魏定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鹧鸪天
    昼得游嬉夜得眠。农桑欲遍楚山川。问看百姓知公否,馀子纷纷定不然。思主眷,酌民言。与民称寿拜......
  • 和孔纯老别邻居钱进之醉寝留题
    不敢搘筇问起居,虑烦炰脍破兵厨。杜门终日无人顾,新竹墙头出万夫。...
  • 立春日雪和赵端质韵
    春寒有信不逾期,肯为衰颜独见欺。白雪已输梅斗早,绿樽尤与火相宜。撷来野蔌和萱草,分得江鱼贯......
  • 和龚圣任即事
    新诗似霜月,谛玩清且好。欲见势未能,思君令人老。启蛰在朝夕,雷雨发枯槁。愿言从杖履,高吟备......
  • 廉馀堂
    高堂面山水,境与动静兼。惟动故能乐,惟静故能廉。乐也知有馀,廉也笑无餍。...
  • 山茶
    开花不与众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时。犀甲鹤头微带雪,画屏曾见两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