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9-09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

宋代  黄庚  

兰若分清隐,秋窗饱看山。
风霜双鬓老,天地一身间。
拄杖穿云去,吟囊贮月还。
诗成谁与语,时访竹林间。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翻译及注释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是宋代黄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葛秋岩时居隐居,兰若分明识别。
秋窗中饱览群山美景,风霜使双鬓已斑白。
天地之间,身心合一。
拄杖翻云而去,吟咏袋中贮存月光。
诗篇完成,无人可与言语。
时光中,去探访竹林之间。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黄庚赠送给葛秋岩的时候,葛秋岩正在隐居的生活。兰若指的是一种植物,这里象征着葛秋岩的洞察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诗人透过秋窗,饱览着美丽的群山景色,感受着岁月的风霜,双鬓已经斑白。在天地之间,他感受到了身心的合一。他拄着拐杖穿云而去,吟咏的情感如同储存在袋中的月光一样宝贵。当诗篇完成时,没有人可以与他分享这种心境。然而,黄庚希望能够时不时地去探访葛秋岩的隐居之地,分享他的诗与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葛秋岩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葛秋岩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使用象征手法,如兰若、风霜和月光,将自然的元素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传达了作者对葛秋岩高尚品质的赞赏和对人生的思索。

诗中描绘的葛秋岩隐居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悟,与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然和心灵自由的理念相契合。诗人以自己的诗意和情感,表达了对葛秋岩的友情和对自然与人生的共鸣。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调,让人沉浸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中。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gé qiū yán shí yù néng rén lán rě
赠葛秋岩时寓能仁兰若

lán rě fēn qīng yǐn, qiū chuāng bǎo kàn shān.
兰若分清隐,秋窗饱看山。
fēng shuāng shuāng bìn lǎo, tiān dì yī shēn jiān.
风霜双鬓老,天地一身间。
zhǔ zhàng chuān yún qù, yín náng zhù yuè hái.
拄杖穿云去,吟囊贮月还。
shī chéng shuí yǔ yǔ, shí fǎng zhú lín jiān.
诗成谁与语,时访竹林间。


相关内容11:

棕拂

杂咏

灯花

花柳

吟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靖墓
    木落孤山墓草荒,梅花千古带诗香。吟魂仙去谁招得,独鹤一声幽恨长。...
  • 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
    窗外葵榴照眼明,香蒲沁酒注银瓶。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一日沈湘悲楚客,千年吊古读......
  • 送别胡汲古
    自邻身是客,又送客登舟。虽有重来约,难禁一别愁。风烟迷柳驿,草树暗春洲。后夜怀人处,山空月......
  • 江湖伟观
    环峙山川秀气锺,人烟楼阁郁重重。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海曙扶桑红影湿,堤春杨柳绿......
  • 寄月山少监
    南北相望各一天,江湖久别思凄在。迢遥道路三千里,倏然光阴五六年。清节立朝君可羡,白头为客我......
  • 山中秋思
    石床弹月鹤听琴,玉宇凝秋绝点尘。万里无云银汉淡,一天风露湿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