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仲并
2025-09-06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

宋代  仲并  

黄花应自惜离披,欲放清香故故迟。
病客高眠防不肯,剩裁好语报花知。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作者简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是宋代诗人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花应自惜离披,
欲放清香故故迟。
病客高眠防不肯,
剩裁好语报花知。

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花应该自己珍惜离别的花瓣,
欲放出清香却一直耽搁。
病中的客人高高地睡着,不愿醒来,
只剩下美好的言语来告诉花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黄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黄花自己应该珍惜离开的花瓣,但它却一直迟迟不放出清香,这种情形暗喻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而病中的客人沉睡不醒,不愿面对现实,这也象征了作者对别离的逃避和无奈。最后,作者用剩下的美好言语来告诉黄花,表达了他对花儿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黄花为象征,通过描写花朵的态度和病客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离别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黄花作为诗中的形象,代表了离别的主题,黄花不愿放出清香,暗示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不愿离别的情感。而病客的高眠和不愿醒来,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离别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逃避和无奈。最后,作者用剩下的美好言语来报告黄花,展现了他对离别的思念和希望。

整首诗意蕴含深刻,通过对花儿和病客的描写,以及对离别情感的表达,诗人仲并成功地刻画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人们在离别面前的复杂情感,具有深远的思考价值。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gěng jiàn kě cuī jú sān shǒu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

huáng huā yīng zì xī lí pī, yù fàng qīng xiāng gù gù chí.
黄花应自惜离披,欲放清香故故迟。
bìng kè gāo mián fáng bù kěn, shèng cái hǎo yǔ bào huā zhī.
病客高眠防不肯,剩裁好语报花知。


相关内容11:

芳洲

送泉州周尚书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

待史志道不至

酒酣再赋一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吴氏旷远亭
    高人心迹喜双清,旷远幽亭谁与名。檐外落花仍落絮,坐中倾国与倾城。松声传壑风初急,帆影飘空浪......
  • 送丘尉赴试南宫
    儒冠鼎盛缙绅多,海内如今数永嘉。士习艺文争擢第,君明经术合传家。莫言黄绶官犹小,须信青云路......
  • 和陈义卿秋香
    小园无处着清香,谁剖头栗玉黄。可恨楚人元未识,只知兰芷是孤芳。...
  • 送朱彦先归乡
    西风一夜扫残枝,处处寒砧捣客衣。我正思归归未得,却于江上送君归。...
  •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
    指日公旋登,政席仍枢庭。坐令贫病士,少慰身飘零。问读徐夫子,起岁秋安宁。两翁庙堂具,那得长......
  •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南国逾千里,西风几十程。凌寒初引道,投老试专城。贫贱荷公意,分携如此情。书来何处问,南蒲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