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文蔚
2025-09-08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宋代  陈文蔚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
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
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
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
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
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
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翻译及注释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是宋代陈文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
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
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
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
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
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
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心喜好的差异以及黑白善恶的相互影响的思考。

诗词的开头指出了人们的喜好各不相同,用黑白的对比来形容这种差异,进一步暗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接着,诗中提到农夫的气味使得蝇虫聚集,这象征着人们对于庸俗事物的追求,却不自知其中的荒谬。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称赞了诗中的主人公,他对于人心的洞察力,以及对于黑白善恶的鉴别能力。尽管他身居高位,但依然保持着纯净和高尚的品质,就如同古代贤人伯夷一样。

然而,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样的人与世人之间如何交流。他们的高尚品质和智慧超越了一般人的理解,使得与他们交流变得困难。他们的形象和思想无法被绘画所表现,与古代的孔子和孟子相比,他们的形象更加神秘而高远。

最后,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的君子之间互相交往和结交的向往。他们日日相见,彼此倾心,就像种植万苍玉一样珍惜。作者提到了君家有典刑,可能是指君子家族传承的典章制度,强调了他们对于道德和正义的坚守。

整首诗以清风流传至今,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价值观的坚持,以及真正的友谊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诗词通过对于善恶的对比和对于真正君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价值观的推崇和追求。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yù shān zhōu huì shū jiā shì xián zhāi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rén xīn shū shì hào, hēi bái hù xiāng xíng.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nóng chòu bù zì wù, yíng yíng fēi qīng yíng.
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yī rì duì cǐ jūn, jiǒng rán yòu yǎn míng.
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
zi yóu suī jiè zhái, lǜ yīn réng mǎn tíng.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yǎ jìng liǎng gōng jié, gāo hán bó yí qīng.
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
kě jìn bù kě xiá, jìng tǐng gàn qīng míng.
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
shì rén jǐng xiān zhé, huì huà láo dān qīng.
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
xiǎng xiàng bù dí miàn, kǒng mèng hé yóu qīng.
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
ān zhī jūn zǐ jiāo, rì rì yǔ xiāng yíng.
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
shǒu zhǒng wàn cāng yù, jūn jiā yǒu diǎn xíng.
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
qīng fēng liú zhì jīn, xiū hǎo wú yú méng.
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


相关内容11:

许世卿孝亭邂逅为予修琴临别求诗为赋长句

壬午三月廿三日偕诸生携酒过公美家公美宅前

远望

新居六咏·曲水

曹溪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孟子·生之谓性
    理气虽然不可无,形而上下有精粗。概将动作名为性,天地同为牛马区。...
  • 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崧岭
    何事隆冬震地雷,天公补过令方回。玉装庭树三番白,花间江梅六出开。岂止为民除瘴疠,且掀无地不......
  • 辛丑春游金华出东郊
    青山双夹小溪流,绿篠人家古渡头。虽是溪山不相识,劝人啼鸟却相留。...
  • 自吴中归过钓台
    倦游偶得赋归来,我亦何心世莫猜。水绿山青从所好,一帆风过钓鱼台。...
  • 庐山杂咏·天池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乘兴作远游,杖策自......
  • 和子融闻琴
    古曲谁弹起,千年无此音。尚怜惟韵在,端欲后人寻。指上虽传操,声中要识心。半生孤此志,弦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