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于鹄
2025-09-07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

唐代  于鹄  

出塞  

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作者简介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翻译及注释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是唐代诗人于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译文:
行人早晨骑马启程,径直走向蓟城旁。
蓟城通往汉朝北部,别离吴乡万里长。
海上烽火燃起一座,沙场之上百战场。
军令传达到边郡上,春光照耀河阳乡。
婀娜的汉宫柳垂拂,青翠的胡地桑。

诗意:
这首诗以塞上之战为背景,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争的残酷。诗中行人直奔蓟城,蓟城是通往汉朝北部的关隘,离别吴乡千里之遥。海上的烽火燃起,沙场之上百战频发。军书传达到边郡,春光照耀着河阳乡。汉宫中婀娜的柳树依然婀娜多姿,而胡地上的桑树仍然郁郁葱葱。琵琶在边塞奏响,横笛声断绝了君王的肠绝之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色和战争的场面,展现了唐代边塞军人的艰苦生活和不屈的精神。诗中的行人代表了边塞军人,他们放弃吴乡的家园,驰骋于战火之中,忠诚地执行军令。海上的烽火和沙场的百战,表现了边塞的紧张局势和频繁的战斗。诗中的汉宫柳和胡地桑,象征了中原和西域的不同风土人情,通过对比展现了边塞的苍凉和边疆的艰辛。最后两句以琵琶和横笛的音乐形象,表达了边塞军人离别家园、奋战沙场的悲壮情感。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对比,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军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展示了唐代边塞文化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边塞军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拼音读音参考

sāi shàng qǔ yī zuò chū sài qū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

xíng rén cháo zǒu mǎ, zhí zǒu jì chéng bàng.
行人朝走马,直走蓟城傍。
jì chéng tōng hàn běi, wàn lǐ bié wú xiāng.
蓟城通汉北,万里别吴乡。
hǎi shàng yī fēng huǒ, shā zhōng bǎi zhàn chǎng.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战场。
jūn shū fā shàng jùn, chūn sè dù hé yáng.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niǎo niǎo hàn gōng liǔ, qīng qīng hú dì sāng.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pí pá chū sài qū, héng dí duàn jūn cháng.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相关内容11:

长安喜雪(一作陈羽诗)

奉酬重送归山

照镜

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行军…平郡王(一作朱长文诗)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邢逸人
    羡君无外事,日与世情违。地僻人难到,溪深鸟自飞。儒衣荷叶老,野饭药苗肥。畴昔江湖意,而今忆......
  •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丰。声明畅八表,宴喜陶九功。文丽日月合,乐和天......
  • 秋夜寄江南旧游
    寥落九秋晚,端忧时物残。隔林萤影度,出禁漏声寒。愁雨洞房掩,孤灯遥夜阑。怀贤梦南国,兴尽水......
  • 江上寄隐者
    归舟不计程,江月屡亏盈。霭霭沧波路,悠悠离别情。蒹葭连水国,鼙鼓近梁城。却忆沿江叟,汀洲春......
  • 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
    治教通夷俗,均输问大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毒雾含秋气,阴岩蔽曙天。路难空计日,身老不......
  • 早春南亭即事
    虚斋坐清昼,梅坼柳条鲜。节候开新历,筋骸减故年。振衣惭艾绶,窥镜叹华颠。独有开怀处,孙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