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秦州薛都督挽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崔湜
2025-09-09

秦州薛都督挽词

唐代  崔湜  

十里绛山幽,千年汾水流。
碑传门客见,剑是故人留。
陇树烟含夕,山门月照秋。
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

秦州薛都督挽词作者简介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秦州薛都督挽词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秦州薛都督挽词

绛山幽深十里间,汾水悠悠千年流。
碑传门客见,剑是故人留。
陇树夕烟迷,山门秋月照。
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崔湜为秦州薛都督挽词而作。诗人深情地描绘了秦州的景色和历史,表达了对故人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首句描绘了绛山的幽深,给人一种静谧、幽静的感觉。汾水流淌千年,代表了岁月的长久流转,给人一种悠远和古老的感受。

第二句中的“碑传门客见,剑是故人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碑文留存使得门客能够看到过去的荣光,而剑则是故人留下的记忆和遗物,是诗人与故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第三句中的“陇树夕烟迷,山门秋月照”,通过描写夕照中的陇树和秋夜中的山门,表达了对往事的迷惘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陇树烟雾,夕阳将其笼罩,使得景色显得朦胧迷离,给人一种忧郁之感;山门下秋月皎洁明亮,暗示着辉煌的历史已逝去,只能在回忆中照亮。

最后一句“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辉煌的钟鼎历史的赞叹,同时也抒发了一种无常和无常感。钟鼎代表了盛世的往昔,而蒿丘则象征了凋零和枯萎。诗人通过对古代荣光的回忆,彰显了岁月无情,一切都会终结的道理。

整首诗情感真挚,景色描写细腻,通过古与今、人与物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

秦州薛都督挽词拼音读音参考

qín zhōu xuē dū du wǎn cí
秦州薛都督挽词

shí lǐ jiàng shān yōu, qiān nián fén shuǐ liú.
十里绛山幽,千年汾水流。
bēi chuán mén kè jiàn, jiàn shì gù rén liú.
碑传门客见,剑是故人留。
lǒng shù yān hán xī, shān mén yuè zhào qiū.
陇树烟含夕,山门月照秋。
gǔ lái zhōng dǐng shèng, gòng jǐn yī hāo qiū.
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


相关内容11:

晦日宴高氏林亭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

宿羽亭侍宴应制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布
    御绩创羲黄,缁冠表素王。瀑飞临碧海,火浣擅炎方。孙被登三相,刘衣阐四方。伫因舂斗粟,来晓棣......
  • 钱
    汉日五铢建,姬年九府流。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赵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金门应入论,玉井冀......
  •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
    函谷双崤右,伊川二陕东。仙舟窅将隔,芳斝暂云同。朋席馀欢尽,文房旧侣空。他乡千里月,岐路九......
  • 焦岸早行和陆四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
  • 送梁卿王郎中使东蕃吊册
    梁侯上卿秀,王子中台杰。赠册绥九夷,旌旃下双阙。西堂礼乐送,南陌轩车别。征路入海云,行舟溯......
  • 从军行
    穹庐杂种乱金方,武将神兵下玉堂。天子旌旗过细柳,匈奴运数尽枯杨。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