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哭胡十八遇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9-10

哭胡十八遇

唐代  张籍  

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
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
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
送君帐下衣裳白,数尺坟头柏树新。

哭胡十八遇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哭胡十八遇翻译及注释

《哭胡十八遇》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这首诗以悼念逝去的朋友胡十八为主题,表达了对胡十八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生活志向和家族的荣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早得声名年尚少,
寻常志气出风尘。
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
幼子见生才满月,
选书知写未呈人。
送君帐下衣裳白,
数尺坟头柏树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第一人称叙述,表达了张籍对胡十八的哀悼之情。首句“早得声名年尚少”,指出胡十八在年轻时就获得了声名,但早逝,让人感到惋惜。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生活志向,表示自己也有追求和抱负,志向高远,不甘平庸。“寻常志气出风尘”,意味着他的志向非凡,超越了平凡的尘世。

接下来的两句“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的自豪和家族的辉煌。他们代代都在文坛上有所成就,家族的荣耀也凝聚在他的身上。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家庭的情景。诗人提到自己的幼子,表示对他的期望。“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说明诗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色的才华,能够成为文学之星。然而,胡十八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警示和思考,他送给胡十八的白色衣裳,象征着哀悼和对逝者的敬意。最后一句“数尺坟头柏树新”描述了胡十八的新墓前的柏树,暗示了逝者的离去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以悼念之情为主线,表达了对胡十八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志向的追求和对家族辉煌的自豪感。通过描写胡十八和自己家庭的情景,诗人反思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呼唤人们珍惜当下,追求更高的目标。

哭胡十八遇拼音读音参考

kū hú shí bā yù
哭胡十八遇

zǎo dé shēng míng nián shàng shǎo, xún cháng zhì qì chū fēng chén.
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
wén chǎng jì xù chéng sān dài,
文场继续成三代,
jiā zú huī huá zài yī shēn.
家族辉华在一身。
yòu zǐ jiàn shēng cái mǎn yuè, xuǎn shū zhī xiě wèi chéng rén.
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
sòng jūn zhàng xià yī shang bái, shù chǐ fén tóu bǎi shù xīn.
送君帐下衣裳白,数尺坟头柏树新。


相关内容11:

赠华严院僧

春馀遣兴

送好约法师归江南

蛮州(一作杜牧诗,题云蛮中醉)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裴司空酬满城杨少尹
    圣朝偏重大司空,人咏元和第一功。拥节高临汉水上,题诗远入舜城中。共惊向老多年别,更忆登科旧......
  • 和乐天赠樊著作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
  •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远途忧地窄,高视觉......
  • 送杨少尹赴满城
    官为本府当身荣,因得还乡任野情。自废田园今作主,每逢耆老不呼名。旧游寺里僧应识,新别桥边树......
  • 早春病中
    羸病及年初,心情不自如。多申请假牒,只送贺官书。幽径独行步,白头长懒梳。更怜晴日色,渐渐暖......
  •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触鳞曾在宥,偏哭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