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菩萨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19

菩萨蛮

宋代  王之道  

菩萨蛮  

小庭过雨莓苔滑。
碧波滟滟池光阔。
睡起□雕阑。
不言神思闲。
晚来调瑟罢。
笑语秋千下。
高枕绿杨风。
隔帘花映红。

菩萨蛮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菩萨蛮翻译及注释

《菩萨蛮》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的小庭院中欣赏自然景色、与心爱之人亲近的情感。以下是这首词的中文译文以及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小庭过雨莓苔滑。
碧波滟滟池光阔。
睡起□雕阑。
不言神思闲。
晚来调瑟罢。
笑语秋千下。
高枕绿杨风。
隔帘花映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词以精致的笔法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场景,具有典型的宋代文学特点,包括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体验。以下是对词中的一些重要元素的赏析:

1. **小庭过雨莓苔滑**:诗人描绘了雨后庭院的景象,莓苔湿润,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化。

2. **碧波滟滟池光阔**:这一句描述了庭院中的池塘,碧波滟滟暗示着池水波光粼粼,池光广阔象征着广阔的世界,也可视为心境的宽广和开阔。

3. **睡起□雕阑**:这句中的“□”表示作者可能故意省略了一些字,使得这句话有一种未尽之意,也增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阑指的是雕花的栏杆,可能是庭院中的一处休息之所。

4. **不言神思闲**:作者在这里表现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心境,没有言语,心灵宁静自由,可以沉思、感悟自然之美。

5. **晚来调瑟罢**:这句表现了词人的闲适生活,晚上来临时,演奏着瑟琴,音乐充满了闲适和宁静,与自然相和谐。

6. **笑语秋千下**:秋千是一种娱乐工具,这里描绘了人们欢乐的场景,笑语中透露着幸福与快乐。

7. **高枕绿杨风**:最后一句强调了作者在庭院中的宁静和舒适,高枕绿杨风暗示着他在风吹拂下高枕入眠,享受大自然的怀抱。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宁静、闲适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幸福和满足。这种写景写情的方式是宋代词的典型特点,强调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悟和珍惜。

菩萨蛮拼音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菩萨蛮

xiǎo tíng guò yǔ méi tái huá.
小庭过雨莓苔滑。
bì bō yàn yàn chí guāng kuò.
碧波滟滟池光阔。
shuì qǐ diāo lán.
睡起□雕阑。
bù yán shén sī xián.
不言神思闲。
wǎn lái diào sè bà.
晚来调瑟罢。
xiào yǔ qiū qiān xià.
笑语秋千下。
gāo zhěn lǜ yáng fēng.
高枕绿杨风。
gé lián huā yìng hóng.
隔帘花映红。


相关内容11:

春光好

南歌子(四之三)

桃源忆故人(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三首)

好事近

卜算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木兰花慢
    石榴花谢了,正荷叶、盖平池。试玛瑙杯深,琅玕簟冷,临水帘帷。知他故人甚处,晚霞明、断浦柳枝......
  • 一落索
    蝉带残声移别树。晚凉房户。秋风有意梁黄花,下几点、凄凉雨。渺渺双鸿飞去。乱云深处。一山红叶......
  • 临江仙(九之六)
    独宿禅房清梦断,鸡声唤起晨钟。出门晓月耿寒空。小池凝辈翠,竹外跨飞虹。梅坞不知何处了,傍篱......
  • 点绛唇(社日雨)
    春意催花,片云又作朝来雨。淡匀深注。红紫纷无数。社日人家,准拟行春去。痴儿女。倚门凝伫。借......
  • 西江月(和苏庭藻)
    小阁劣容老子,北窗仍递南风。维摩丈室久空空。不与散花同梦。且作大真游戏,未甘金粟龙钟。怜君......
  • 生查子
    双鬟绿发齐,多笑荐红落。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屈指数元宵,灯火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