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9-08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宋代  李弥逊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
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
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
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
似凝愁、不语谁知。
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
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
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
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翻译及注释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十月桃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
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
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
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
似凝愁、不语谁知。
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
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
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
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十月桃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之情。诗中描述了飘浮的云彩,春风吹拂桃花,寒枝上绽放的桃花散发出的暗香,以及夜晚透过帘帏传来的花香。诗人认为闲暇时刻最适合品味桃花,比黄昏和冷月下的清溪更加美好。诗中还提到了风流的谢傅,以及梦见华胥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逸逸的生活和美好的梦境的向往。诗人的思绪乱得微微酸楚,已经带上了离别的感觉。诗中还传达了诗人的心声,希望花神能够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让横竹吹奏三声。诗的最后,诗人希望能够在桃花盛开的时候,与东君相见,共同欣赏美景。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桃花和春天的热爱之情。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拼音读音参考

shí yuè táo èr shǒu, tóng fù jì shēn fù méi huā
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fú yún wú dìng, rèn chūn fēng wàn diǎn, chuī shàng hán zhī.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
qì wài lóng cōng, àn xiāng yè tòu lián wéi.
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
xián qíng zuì yí jiǔ bàn, shèng huáng hūn lěng yuè qīng xī.
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
fēng liú xiè fù, mèng dào huá xū, zhǎng shì xiāng suí.
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
shì níng chóu bù yǔ shéi zhī.
似凝愁、不语谁知。
fāng sī luàn wēi suān, yǐ dài lí lí.
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
chuán yǔ huā shén, rèn jiào héng zhú sān chuī.
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
zhī tóu yào kàn rú dòu, chèn hé gēng bǎi huì kāi shí.
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
shí fēn jīn ruǐ, xiān yǔ dōng jūn, yī xiào xiāng qī.
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相关内容11:

南歌子(早春感怀)

蓦山溪(游南山)

浣溪沙(安人生日·四之四)

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

念奴娇(坐上次王伯开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丑奴儿慢
    明眸秀色,别是天真潇洒。更鬓发堆云,玉脸淡拂轻霞。醉里精神,众中标格谁能画。当时携手,花笼......
  • 点绛唇(送常守陈正同应之还朝)
    解绂朝天,满城桃李繁阴布。彩舟难驻。忍听骊歌举。协赞中兴,圣意方倾注。从今去。五云深处。稳......
  • 朝中措(腊日·三之三)
    休惊初腊冻全消。旬日是春朝。梅吐芳心半笑,柳含青眼相撩。风光如许,那知太守,老去无聊。乘兴......
  • 清平乐(奉酬韩叔夏)
    薄情风雨。断送花何许。一夜清香无觅处。却返云窗月户。醉乡面米为春。荆州富贵中人。肯入芗林净......
  • 醉花阴(送夏立夫)
    平生五色江淹笔。合占金闺籍。桃李满城春,恨□屏□,只作三年客。画船暂系河桥侧。一醉分南北。......
  • 上阳春(柳)
    好在章台杨柳。不禁春瘦。淡烟微雨面尘丝,锁一点、眉头皱。忆自灞陵别后。青青依旧。万丝千缕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