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陈子昂
2025-07-15

群公集毕氏林亭

唐代  陈子昂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
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群公集毕氏林亭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群公集毕氏林亭翻译及注释

《群公集毕氏林亭》是唐代陈子昂创作的一首诗词。它形容了群公集聚在毕氏林亭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和境遇的思考。

诗词中文译文为: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
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诗意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人通过“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一句,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推崇。金门是指古代皇宫的大门,象征着高官显贵之地,意味着诗中人物的身份与地位。而“有遗世”则强调了他们胸怀高远、超脱尘世的气质。鼎实恣和邦则描述了他们聚集一起的景象,意味着他们以友谊为纽带,共同谋求国家的繁荣安宁。

其次,诗中的“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聚集中所体验到的深刻情感。默语指的是朋友之间的默契与心灵的交流,琴樽则象征着音乐和酒宴的悠闲氛围。寄北窗表示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和思绪寄托于北方的窗户,寓意着与诗人心灵沟通的对象。

最后,诗中出现“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光的思考。诗中人物“子牟”和“渔父”都是代表友谊重要性的形象。子牟是魏国的一个聪明人,他渴望接近权力与智慧;而渔父则选择了安静宁谧的沧江河畔,享受简朴的生活。通过对两者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选择的理解和尊重。最后两句“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友谊易逝的深切感慨。诗人希望大家在有生之年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和友谊,因为岁月已经晚了,再次聚首已经不易。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群公聚集在毕氏林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光的思索和感慨,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受。

群公集毕氏林亭拼音读音参考

qún gōng jí bì shì lín tíng
群公集毕氏林亭

jīn mén yǒu yí shì, dǐng shí zì hé bāng.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
mò yǔ shuí néng shí, qín zūn jì běi chuāng.
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
zi móu liàn wèi quē, yú fù ài cāng jiāng.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liáng shí xìn tóng cǐ, suì wǎn jī nán shuāng.
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相关内容11: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见有高道举征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苍生今有望,飞诏下......
  • 赋得白云抱幽石
    重岩抱危石,幽涧曳轻云。绕镇仙衣动,飘蓬羽盖分。锦色连花静,苔光带叶熏。讵知吴会影,长抱穀......
  • 题僧房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 采桑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红脸耀明珠,绛唇含......
  • 永嘉
    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
  •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