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夜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0

秋夜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幔逗长风细,窗留半月斜。
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
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
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

秋夜二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夜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秋夜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幔逗长风细,
窗留半月斜。
浮烟暝绿草,
泫露冷黄花。

独曳缘云策,
仍寻度水槎。
归时参夜半,
邻犬静中哗。

中文译文:
秋夜的两首诗

薄幔娇娇地拂动着长风细雨,
窗棂上倚着一轮斜斜的半月。
飘浮的烟雾笼罩着绿草,
露水滴落在冷黄的花朵上。

我独自走过缘云的小径,
仍然找寻着搭乘水槎的人。
归家的时候已是深夜半夜,
邻居的狗在寂静中吠叫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秋夜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追寻的情感。

首先,诗中通过"幔逗长风细"和"窗留半月斜"描绘了秋夜的氛围。幔逗长风细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微风拂过的轻盈感,而窗留半月斜则给人一种倾斜的倦意,营造出安静而舒适的夜晚氛围。

接着,"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浮烟弥漫着,将绿草笼罩,露水滴在冷黄的花朵上,表现出秋夜的寒凉和湿润感,也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

诗的下半部分,"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追寻的愿望。独自行走在缘云的小径上,希望能够找到搭乘水槎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寻找归途和寻找归属的意象。

最后两句"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则增加了一丝惆怅和不安。深夜归家时,周围寂静无声,只有邻居的狗在寂静中吠叫,揭示出一种孤独和不安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堆砌,表达了作者在安静的秋夜中对归属和安宁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哲理。

秋夜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qiū yè èr shǒu
秋夜二首

màn dòu cháng fēng xì, chuāng liú bàn yuè xié.
幔逗长风细,窗留半月斜。
fú yān míng lǜ cǎo, xuàn lù lěng huáng huā.
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
dú yè yuán yún cè, réng xún dù shuǐ chá.
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
guī shí cān yè bàn, lín quǎn jìng zhōng huā.
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


相关内容11:

东皋

同王浚贤良赋龟得升字

省中二首

双庙

残菊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秋风
    揫歛一何饕,天机亦自劳。墙隈小翻动,屋角盛呼号。漠漠惊沙密,纷纷断柳高。江湖岂在眼,昨夜梦......
  • 外厨遗火二首
    青烟散入夜云流,赤焰侵寻上瓦沟。门户便疑能炙手,比邻何苦却焦头。...
  • 招叶致远
    白下长干一水间,竹云新笋已斑斑。明朝若有扁舟兴,落日潮生尚可还。...
  • 杂咏三首
    怀王自堕马,贾傅至死悲。古人事一职,岂敢苟然为。哭死非为生,吾心良不欺。滔滔声利间,绛灌亦......
  • 泊姚江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
  • 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
    几时重接汝南评,两浆留连不计程。白浪黏天无限断,玄云垂野少晴明。平皋望望欲何向,薄宦嗟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