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木龟亭留题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09

木龟亭留题

宋代  黄庭坚  

南台西路木龟坊,乃是灵蛙贔屭藏。
从此改名杉蚵蚾,恐来吞月直须防。

木龟亭留题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木龟亭留题翻译及注释

《木龟亭留题》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南台西路木龟坊,
乃是灵蛙贔屭藏。
从此改名杉蚵蚾,
恐来吞月直须防。

这首诗的诗意是描述了一个名为木龟亭的地方。木龟亭位于南台西路的木龟坊,它是一处灵蛙(指善于预测天象的蛙类)的聚集地。诗人提到,他们改名为杉蚵蚾,可能是因为他们担心这些灵蛙会吞食月亮,因此需要加以防范。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描绘自然: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台西路木龟坊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一个静谧而神秘的自然场景。通过提及灵蛙,诗人增添了一种神奇的氛围。

2. 想象与寓意:诗人将灵蛙改名为杉蚵蚾,并表达了对它们吞食月亮的担忧。这种想象引发了读者对奇幻与超自然的联想,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警惕。

3. 韵律与形象:这首诗采用了七绝的韵律形式,每句四个字,平仄相间,节奏流畅。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意更加凝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奇特的自然场景,通过对灵蛙的描写和想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给人以想象空间,同时也体现了宋代诗人黄庭坚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写作风格。

木龟亭留题拼音读音参考

mù guī tíng liú tí
木龟亭留题

nán tái xī lù mù guī fāng, nǎi shì líng wā bì xì cáng.
南台西路木龟坊,乃是灵蛙贔屭藏。
cóng cǐ gǎi míng shān hé pí, kǒng lái tūn yuè zhí xū fáng.
从此改名杉蚵蚾,恐来吞月直须防。


相关内容11:

秋夜偶成 其四

次古诗韵 其三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和师厚栽竹

不俗轩耐闲轩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睡起二首
    帘幕阴阴不见人,日斜窗影弄游尘。风和睡起鸟声乐,天地无私花柳春。...
  • 送慧林明茶头颂
    慧林有一老人,恰似银瓮盛雪。彻底元无渗漏,旁观但知皎洁。有徒三百二百,木钻漫钻磐石。或遇东......
  • 清醇酒颂
    清如秋江寒月,风休波静而无云。醇如春江永日,游丝落花之困人。借之以涪翁清闲,鉴此杯面渌。本......
  • 走笔谢王朴居士拄杖
    投我木瓜霜雪枝,六年流落放归时。千岩万壑须重到,脚底危时幸见持。...
  • 素梅 其二
    树头历历见明珠,底用题诗问老逋?且买金陵秋露白,小舟载月过西湖。...
  • 从人求花
    舍南舍北勃姑啼,体中不佳阴雨垂。欲向黄梅问消息,背阴合有两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