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9-04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宋代  刘克庄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
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
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翻译及注释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
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
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描述了忽聚忽散的光明,象征着知识的启迪和消散。作者认为,读书可以使人摆脱烦恼和污秽,使心灵得到净化和明亮。他认为读书的过程中不需要繁琐的罗扇,也不需要铁檠的屏障,因为读书的力量可以超越这些物质的束缚。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珍视,将读书的价值比喻为大如月的蚌珠,而自己的轻盈则不及其身。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理解和推崇。通过对光明的描绘,作者将读书的作用与光明的启迪相联系,强调了读书对于心灵的净化和明亮的作用。诗中的"忽忽聚还散"和"荧荧暗复明"形象地描绘了知识的涌现和消散的过程,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作者通过"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的表达,强调了读书对于摆脱烦恼和污秽的作用,以及读书给人带来的清明和明亮。最后两句则通过对蚌珠和身轻的比喻,突出了读书的珍贵和轻盈的特点。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jí dàn sī zhī shì qǐ yǒu bù yā zhī yùn zhé hé běi shān shí shǒu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hū hū jù hái sàn, yíng yíng àn fù míng.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
qù xián miè zhú huì, lái zhào dú shū qīng.
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
bù bì fán luó shàn, hé fáng píng tiě qíng.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
bàng zhū dà rú yuè, bù jí ěr shēn qīng.
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相关内容11:

乙卯端午十绝

又三首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

二叠

杂记六言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六言五首为仓部弟寿
    天既劳我佚我,侯偶得之失之。安用尔铜鱼使,且伴吾竹马嬉。...
  • 又二首
    诸子皆蠡管,惟聃说大方。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楚辞迷极际,柳对昧......
  • 病起窥园十绝
    青帝施恩野老家,分张红白乞年华。安知巽二无斟酌,吹尽先生一架花。...
  • 八十吟十绝
    文叔差增似往时,君房只是向来痴。谁知有个羊裘叟,汉鼎悬渠一钓丝。...
  •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卿辈败人清思,此君有岁寒心。宁许子猷借宅,莫放阿戎入林。...
  • 夜坐二首
    坐久乌薪尽,呼童扫叶忙。海风过雪冷,冬夜抵年长。故纸真糟粕,枯骴孰臭香。老无闲记性,读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