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7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

唐代  白居易  

秋天  女子  宫怨  生活  组诗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翻译及注释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的中文译文:

山阳太守政严明,
独坐终日享宁静。
不料灵药长成狗,
怪得时常夜吠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郭使君的一首诗,题目中的“枸杞”指的是一种草药,有利于健康和长寿。诗中描绘了山阳太守(郭使君)治理有方,政绩显著,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夜晚的时候,突然听到狗吠声,引起了白居易的奇怪和思考。他发现原来是枸杞草长大了,一些狗咬住了它们,开始在夜晚吠叫。

这首诗通过枸杞的象征和夜晚的狗吠声,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情的感慨。从字面上来讲,这是一首似乎描写了白居易对于一种奇怪的现象的思考和疑惑的诗。然而,实际上,这首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要更丰富一些。

白居易通过揭示郭使君的权力和威望,以及百姓的安定和平静,传达了对良好治理和政府正道的赞扬。然而,他也通过枸杞被狗咬住的比喻,揭示了社会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和奇怪景象。这一景象提醒我们,即使社会表面看起来安定和平静,但其中也隐藏着一些不平衡和不公正的现象。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白居易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通过一种奇怪的现象,他带我们思考并深入探索社会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对应当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公正提出了关键的思考。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拼音读音参考

hé guō shǐ jūn tí gǒu qǐ yī zuò gǒu qǐ jì guō shǐ jūn
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

shān yáng tài shǒu zhèng yán míng, lì jìng rén ān wú quǎn jīng.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
bù zhī líng yào gēn chéng gǒu, guài de shí wén fèi yè shēng.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相关内容11:

和殷协律琴思

戏赠户部李巡官

马坠强出,赠同座

旧房

秋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道宗上人十韵
    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欲使第一流,皆知不......
  • 东亭闲望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不作悠悠想,如何度......
  • 苦热中寄舒员外
    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安得清瘦人,新秋夜......
  • 闲出
    兀兀出门何处去,新昌街晚树阴斜。马蹄知意缘行熟,不向杨家即庾家。...
  • 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
    笙歌杯酒正欢娱,忽忆仙郎望帝都。借问连宵直南省,何如尽日醉西湖。蛾眉别久心知否,鸡舌含多口......
  • 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
    南省去拂衣,东都来掩扉。病将老齐至,心与身同归。白首外缘少,红尘前事非。怀哉紫芝叟,千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