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行香归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行香归

唐代  白居易  

唐诗三百首  冬天  战争  思乡  

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
床前双草屦,檐下一纱灯。
珮委腰无力,冠欹发不胜。
鸾台龙尾道,合尽少年登。

行香归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行香归翻译及注释

《行香归》译自《行香子》。诗人白居易写自己出行参拜香火的情景,以及回到家中休息的情景。

行香客里的“行香”指的是出行参拜香火的人,而“客”则表示游客或旅人的身份。归如坐夏僧里的“归”指的是回家,而“坐夏僧”则表示得到宽慰和慰藉,就像夏天坐在凉爽的僧人旁边一样。

诗中提到了床前双草屦,檐下一纱灯。这些细节描写了回到家中的情景,床前放着两只草制的鞋子,檐下挂着一盏纱灯。这些简单的物品传达了诗人平凡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的疲惫和衰老。珮委腰无力,描述了佩戴在腰间的玉珮的垂落和诗人的衰老无力。冠欹发不胜,则是指戴在头上的冠帽的衰落和诗人的衰老之象征。

最后两句“鸾台龙尾道,合尽少年登”则是写诗人的希望和对一生经历的总结。鸾台和龙尾都是象征地位和荣耀的事物,合尽少年登则描述了希望在年老之前完成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出行和归家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体验到衰老的感慨。他通过描述简单的物品和自己身体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诗意深远,赏析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行香归拼音读音参考

xíng xiāng guī
行香归

chū zuò xíng xiāng kè, guī rú zuò xià sēng.
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
chuáng qián shuāng cǎo jù, yán xià yī shā dēng.
床前双草屦,檐下一纱灯。
pèi wěi yāo wú lì, guān yī fā bù shèng.
珮委腰无力,冠欹发不胜。
luán tái lóng wěi dào, hé jǐn shào nián dēng.
鸾台龙尾道,合尽少年登。


相关内容11: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冬日平泉路晚归

咏闲

劝欢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府酒五绝·辨味
    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杯中此物何人别,柔旨之中有典刑。...
  • 初入香山院对月(太和六年秋作)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 营闲事
    自笑营闲事,从朝到日斜。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桃根知酒渴,晚送一......
  • 家酿新熟每尝辄醉妻侄等劝令少饮因成长句以谕之
    君应怪我朝朝饮,不说向君君不知。身上幸无疼痛处,瓮头正是撇尝时。刘妻劝谏夫休醉,王侄分疏叔......
  • 雨后秋凉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此境谁偏觉,贫闲老......
  • 临都驿送崔十八
    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莫道长安一步地,马头西去几时回。与君后会知何处,为我今朝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