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麻衣僧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陈继儒
2025-07-19

赠麻衣僧

明代  陈继儒  

熟睡孤峰最上台,雪深埋却醉形骸。
一枝竹杖虽然瘦,曾解山中斗虎来。

赠麻衣僧作者简介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赠麻衣僧翻译及注释

《赠麻衣僧》是明代陈继儒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熟睡孤峰最上台,
雪深埋却醉形骸。
一枝竹杖虽然瘦,
曾解山中斗虎来。

诗意:
这位麻衣僧依偎在高耸的孤峰上,安然入眠。
他的身体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仿佛酣醉一般。
他手中的竹杖虽然纤细,却曾经用来驱散山中的凶猛虎。

赏析:
《赠麻衣僧》通过描绘一位麻衣僧人的形象,展现了他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诗中的“熟睡孤峰最上台”表达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与高山的亲密关系。他选择将自己的身体埋在深雪之中,似乎是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冥想状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同时,雪也象征着纯洁和静默,与僧人内心的宁静相呼应。

诗中的“一枝竹杖虽然瘦,曾解山中斗虎来”揭示了麻衣僧人的过往经历。尽管他手中的竹杖看似纤细,但却见证了他曾经在山中与凶猛的虎进行搏斗的经历,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这种与大自然的对抗和克服,进一步突显了僧人的内心坚韧和修行的意志。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麻衣僧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净化的精神追求。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和战胜,他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达到内心宁静的修行之路。这首诗以其深邃而含蓄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启示,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超越的力量。

赠麻衣僧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má yī sēng
赠麻衣僧

shú shuì gū fēng zuì shàng tái, xuě shēn mái què zuì xíng hái.
熟睡孤峰最上台,雪深埋却醉形骸。
yī zhī zhú zhàng suī rán shòu, céng jiě shān zhōng dòu hǔ lái.
一枝竹杖虽然瘦,曾解山中斗虎来。


相关内容11:

浴凤沼

秋夜词

越城谣

出洛阳城

卖花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三竿红日晓辉辉,流水平芜燕子飞。芳径露香花锦碎,深山云暖蕨芽肥。乌纱别制笼头帽,白苎新裁称......
  • 病中张大见过
    拙疾宁为理,幽闲幸避喧。解巾看吏傲,罢牍听禽言。雾委花余泫,风归叶暗翻。园林迟日意,一与故......
  • 湖雁篇
    秋山落叶秋声瑟,远水浮天天一色。日暮惟见平湖深,扁舟遥界天光碧。此时南雁正为群,此际悲鸣断......
  • 答文徵明秀才
    每从白马望吴门,天堑长江隔梦魂。缟带交情惟汝在,练裙书法好谁论。支硎鹤去云千片,茂苑花飞水......
  • 艳曲(四首)
    金凤钗头逐步摇,花如双脸柳如腰。最怜长袖风前弱,拽住仙郎尽放娇。...
  • 姑苏台
    夜有昃题月,朝有出栋云。高台伫歌舞,罗绮何纷纷。吴月常从越山起,越花却种吴宫里。眼前不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