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碧云寺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童珮
2025-07-19

碧云寺

明代  童珮  

障子学芙容,僧归云几重。
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
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
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

碧云寺翻译及注释

诗词《碧云寺》是明代童珮的作品。下面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云寺
障子学芙容,僧归云几重。
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
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
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

中文译文:
碧云寺
障子学芙容,僧归云几重。
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
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
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

诗意和赏析:
《碧云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寺庙景象,以及寺庙与世界的关系。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寺庙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了“障子学芙容”,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寺庙的外观被遮挡住,无法看清其真正的容貌。这或许暗示了世俗的束缚和现实的纷扰,使人们无法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接着,诗中出现了“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的描写。白马和苍龙是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形象,可能代表着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西来的白马象征着佛法的传入,而东去的苍龙则可能指代佛法的扩散和影响力的延续。

诗中还描绘了“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这里描述了寺庙周围郁郁葱葱的松树林,以及山中回荡的寺庙钟声。松树具有坚韧、不屈的品质,寺庙钟声则代表了佛法的教化与警示。这些景象象征了佛法的真理被永恒地保护和传承。

最后一句“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表达了一种讽刺的意味。香积水可能指的是庙宇中的水池,而这里的“嫌”意味着佛法的真谛被人们轻视或误解,流失于世俗之中。这句话暗示了人们对佛法的疏离,以及佛法的内涵被世俗的浮华所淹没。

总的来说,诗人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法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批判。这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对寺庙和佛法象征的描绘,揭示了人们与佛法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追求和珍视。

碧云寺拼音读音参考

bì yún sì
碧云寺

zhàng zǐ xué fú róng, sēng guī yún jǐ zhòng.
障子学芙容,僧归云几重。
xī lái liú bái mǎ, dōng qù gǒng cāng lóng.
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
sōng suǒ qiān lín cuì, shān cáng mǎn sì zhōng.
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
què xián xiāng jī shuǐ, liú chū shì rén féng.
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


相关内容11:

夏日招张师圣文学(二首)

岁暮即事

悲感二女遗物(四首)

慰元经

十一绝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十一绝句
    白草茫茫走乱沙,边风猎猎动胡笳。燕山台殿虽然好,宣府元来我是家。...
  • 和刘工部钦谟无题韵(四首)
    金殿萤流月半沉,君王当日宠恩深。风清香箧捐秋扇,露冷空闺急暮砧。别院频翻鹅管玉,长门深锁兽......
  • 上命钦和山居诗
    白发山僧住翠萝,余生身事任蹉跎。倦从石上支颐坐,闲向云中拍手歌。设利现时光煜煜,伽梨披处影......
  • 赠河南巡抚杨贯之
    灾横被十三州,百万苍生手抚柔。宪府乍临新邑洛,宣房已复旧河流。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涧东来尚自......
  • 赠庞生吹箫
    寒星点点秋云薄,白日离离映寥廓。哀商怨徵动高堂,想见梧桐满城落。青年白晢吹者谁,庞子风流妙......
  • 宝山兰若
    山门隐松桂,花雨浮半空。金仙青莲居,乃在烟霞中。石竹覆紫苔,四壁泉濛濛。因窥一灯影,宴坐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