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舟中九日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葛一龙
2025-09-13

舟中九日

明代  葛一龙  

九日  

九日渡头人,迎风倚孤棹。
江空落日远,入夜生余照。
无菊亦无侣,开尊自相劳。
红叶点鸥波,青烟出渔灶。

舟中九日翻译及注释

《舟中九日》是明代诗人葛一龙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日渡头人,
迎风倚孤棹。
江空落日远,
入夜生余照。
无菊亦无侣,
开尊自相劳。
红叶点鸥波,
青烟出渔灶。

诗意:
这首诗以舟中九日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江中的船上观景的心境。诗人靠在孤零零的船篷上,迎着微风,船在江面上行驶。夕阳在无边的江面上渐渐下沉,夜幕降临后,水面上显现出余晖。诗人孤独地坐在船上,既没有菊花作伴,也没有与他共享酒杯的朋友,只有他一个人自我陶醉。红叶点缀在荡漾的波浪中,炊烟从渔民的灶台上升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江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自我陶醉之情。诗中的舟中九日,既有时间的象征意义,也有诗人心境的映照。九日可以理解为时间的延续,表明诗人在舟中度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诗中的迎风倚孤棹,表现了诗人在船上的孤独和思考的状态。夕阳渐落,夜晚的余晖照亮了黑暗的江面,象征着希望和温暖。诗人孤独地享受自然的美景,没有菊花和朋友的陪伴,但他自己开瓮斟酒,自得其乐。红叶点缀在江水中,与飞翔的鸥鸟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渔民的炊烟则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江中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接纳。他在舟中静静观赏江中的美景,享受孤独时光带来的宁静和自由。诗中的景色犹如画卷般展开,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观,传递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世界的敏感触觉。

舟中九日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zhōng jiǔ rì
舟中九日

jiǔ rì dù tóu rén, yíng fēng yǐ gū zhào.
九日渡头人,迎风倚孤棹。
jiāng kōng luò rì yuǎn, rù yè shēng yú zhào.
江空落日远,入夜生余照。
wú jú yì wú lǚ, kāi zūn zì xiāng láo.
无菊亦无侣,开尊自相劳。
hóng yè diǎn ōu bō, qīng yān chū yú zào.
红叶点鸥波,青烟出渔灶。


相关内容11:

伤落花

登拟岘台

裘葛行

渡黄河

海上竹枝词(七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芜城
    日落芜城门,草没芜城路。无复鹤归年,时见鸟栖树。...
  •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
    经过兵燹后,焦土遍江村。满道豺狼迹,谁家鸡犬存。寒风吹白日,鬼火乱黄昏。何自征科吏,犹然复......
  • 和陶杂诗七首
    束发万里志,终焉老一经。夕秀复朝华,孺子多早成。老少不相及,时事亦变更。隐几静焚香,和墨书......
  • 出戒坛北行岢罗山道遇雨小憩村家
    路转瑶坛背,阴崖石更奇。前峰堆冒絮,过雨扬游丝。暂问油囊酒,旋铺马鬛棋。却因争席处,转畏野......
  • 晚步
    风疏门柳薄,日落暝烟浓。向树鸟群乱,隔溪山数重。病闲吟短句,衰怯倚枯筇。更有幽深意,寒流来......
  • 和岳子嵩山草堂宴集
    绿树覆沧浪,高斋敞夕阳。鸟殊闻法曲,花故忆明妆。碧酒衔风急,清琴拂水长。况逢岩壑侣,同醉白......